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全文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出处:《收盐
宋 · 王安石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
穷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复出。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
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

拼音版原文

zhōujiāfēiláizhìhǎizhōngshōuyánjīn

qióngqiúzhèngjiēchībīngcāozhōuchū

hǎizhōngzhūdǎomáodǎowèishēngjīnláo

jiānhǎishuǐ饿èěrshuíkěnzuòshǒuwángtáo

ěrláizéidàowǎngwǎngyǒujiéshājiǎshěnsōu

mínzhīshēngzhòngtiānxiàjūnrěnzhēngqiūháo

注释

州家:官府。
比栉:密集。
收盐:收税。
穷囚:困苦的囚犯。
嗟欷:叹息。
操舟:驾船。
岛夷:岛上的居民。
独劳:独自艰辛。
煎海水:煮海水获取食物。
坐守:坐等。
无亡逃:灭亡而不逃跑。
贼盗:盗贼。
贾客:商人。
沈其艘:沉船。
一民之生:一个人的生命。
秋毫:微小的利益。

翻译

官府的命令像梳子一样密集下达,海边收盐的工作如今更加严密。
困苦的囚徒住在破屋里感叹不已,官差和士兵驾船出海又归来。
海中的岛屿自古以来寸草不生,岛上的居民如今独自承受艰辛。
如果不煮海水获取食物,他们就会饿死,谁愿意坐等灭亡而不逃跑。
近年来盗贼时常出现,抢劫商人,甚至沉没他们的船只。
一个人的生命比天下还要重要,君子怎能忍心争夺微小的利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海边收盐人的艰辛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海中收盐与陆地栉比的景象,开篇即展现了一种生存竞争的紧张气氛。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这里的“飞符”可能指的是官方征收盐税的文书,以此来强调官方对盐业的严格控制和高额税收。海边收盐人的生活因为这种控制而变得更加艰难。

“穷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复出。”诗人通过“穷囚破屋”的形象,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贫困和无助,以及官府对他们的压迫。官方人员乘坐船只巡视与征税,反映出权力对于弱势群体的压制。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这里,“岛夷”可能指的是居住在海岛上的原住民或边缘人群。诗人通过“不毛”的比喻,暗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于人类的生存压力。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这两句表达了收盐人对生存的渴望和挣扎,他们宁愿冒险也不愿意忍受饥饿至死。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求生的迫切心理。

“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沈其艘。”诗中提到了“贼盗”的存在,以及他们对商旅的劫掠和暴行,这不仅揭示了社会治安问题,也间接反映出当时经济的不稳定和贫富差距。

最后,“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诗人借“君子”之口表达了一种悲哀的情怀,认为民众的一粟之转都关乎天下,而“忍与争秋毫”则表现了对于微薄利益的争斗和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收盐人的艰辛生活,以及海岛边缘人群的生存困境,展现了一个侧重底层人民苦难与社会矛盾的画面。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