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弃我去,好春失消息
出处:《送清环道人南归》
清 · 濮文暹
人生大邂逅,多在阡与陌。
飘零各异地,异地成咫尺。
持来双镜光,互照好颜色。
岂惟照颜色,肝胆了不隔。
平生失途马,颠蹶在荆棘。
君既宛转导,又为施羽翼。
君今弃我去,好春失消息。
柳条与梅花,为谁更妆饰。
本自无远别,生灭年仅百。
所悲再见期,又非此旦夕。
既作有情物,得不泪沾臆。
登堂慰君母,母正缝衣裳。
衣裳亦何丽,鬓发亦何苍。
知君当早还,君还我何方。
君今别母时,有我相扶将。
行当我别母,不见君在旁。
劳燕各背飞,春风尔何忙。
独余慈乌声,绕屋空徬徨。
飘零各异地,异地成咫尺。
持来双镜光,互照好颜色。
岂惟照颜色,肝胆了不隔。
平生失途马,颠蹶在荆棘。
君既宛转导,又为施羽翼。
君今弃我去,好春失消息。
柳条与梅花,为谁更妆饰。
本自无远别,生灭年仅百。
所悲再见期,又非此旦夕。
既作有情物,得不泪沾臆。
登堂慰君母,母正缝衣裳。
衣裳亦何丽,鬓发亦何苍。
知君当早还,君还我何方。
君今别母时,有我相扶将。
行当我别母,不见君在旁。
劳燕各背飞,春风尔何忙。
独余慈乌声,绕屋空徬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深情的人际交往,诗人送别友人清环道人南归,感慨人生的偶然相遇和离别之痛。首句“人生大邂逅,多在阡与陌”表达了两人因机缘巧合而相识,接着通过“飘零各异地,异地成咫尺”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即使身在异地,心却相近。
“持来双镜光,互照好颜色”运用比喻,形容朋友间的相互欣赏和理解。然而,“君今弃我去,好春失消息”则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春天的美好也因此失去了意义。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感叹“平生失途马,颠蹶在荆棘”,感谢友人的扶持和帮助。
“柳条与梅花,为谁更妆饰”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离去后环境的寂寥。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本自无远别,生灭年仅百”,但再次相见遥不可及。“既作有情物,得不泪沾臆”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悲伤。
送别之际,诗人想象自己和友人分别的情景:“登堂慰君母,母正缝衣裳”,母亲的苍老和忙碌让离别更加触动人心。最后,诗人以“独余慈乌声,绕屋空徬徨”收尾,以乌鸦的叫声象征孤独和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