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环无晓日,蘋藻自春风
出处:《舒御史太夫人挽辞》
宋 · 陈师道
回合江山秀,佳城去域中。
佩环无晓日,蘋藻自春风。
断发人何在,捐金事已空。
遂移男子孝,更作直臣忠。
佩环无晓日,蘋藻自春风。
断发人何在,捐金事已空。
遂移男子孝,更作直臣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回合:形容景色优美。江山:山河。
秀:秀丽。
佳城:美好的墓地。
去:离开。
域中:城内。
佩环:装饰品,这里指墓前的陪葬物。
晓日:早晨的阳光。
蘋藻:水生植物,象征春天。
自春风:随风飘荡。
断发:古代某些民族的习俗,表示哀悼或特殊身份。
人何在:人在哪里。
捐金:出资求仙或祭祀。
事已空:事情已经无法实现。
男子孝:传统的孝顺行为。
更作:转而变为。
直臣:正直的臣子。
翻译
江山如画般美丽,佳人墓地在城中。早晨的玉佩和环佩不再响起,只有春风吹动水草。
那位断发文身的人如今何处?献金求仙的事已成空谈。
于是,男子的孝道转向了忠诚,成为正直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悼念其母亲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品德的赞美。首句“回合江山秀”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暗示太夫人的生活背景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次句“佳城去域中”则寓指太夫人已离世,安息于墓地之中。
接下来,“佩环无晓日,蘋藻自春风”运用象征手法,佩环不再伴随晨曦,象征着太夫人的离去,而蘋藻在春风中独自生长,象征她的精神犹在,如春风般温暖。诗人感慨“断发人何在”,表达了对亡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捐金事已空,遂移男子孝,更作直臣忠”,诗人将太夫人的美德升华,她虽然离世,但她的教诲如同金子般珍贵,激励后人孝顺父母,坚守正直忠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陈师道对母亲的敬仰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