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茎上矗天,千瓣开濛濛全文

一茎上矗天,千瓣开濛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我昔入秦关,手攀太华峰。
千峰为莲瓣,三峰为莲蓬。
三峰祗一石,一石三芙蓉。
纷纷莲花须,化作千万松。
白帝与明星,宫在千叶中。
高高五千仞,仙掌擎当空。
自谓天下奇,群岳不能从。
何意一黄山,莲花亦次宗。
一茎上矗天,千瓣开濛濛
从茎上至蕊,吹堕愁天风。
盘回穿岩窦,忽见轩辕宫。
峰凡三十六,此峰太华同。
夫君几登陟,身染莲衣红。
自作黄山经,神与山精通。
文章亦巨灵,开辟将何穷。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莲花峰篇赠黄山闵宾连》。诗中以莲花峰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黄山莲花峰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我昔入秦关,手攀太华峰”,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攀登过华山,引出对黄山莲花峰的向往。接下来,“千峰为莲瓣,三峰为莲蓬”运用比喻手法,将莲花峰的山峰比作莲花的花瓣与花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莲花峰的形态之美。

“三峰祗一石,一石三芙蓉”进一步强调了莲花峰的独特之处,三座山峰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而每一座山峰又像是莲花中的三朵花瓣,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文学想象。

“纷纷莲花须,化作千万松”则通过莲花的花丝(须)与松树的对比,展现了莲花峰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莲花峰的神秘与不凡。

“白帝与明星,宫在千叶中”运用神话元素,将莲花峰与传说中的仙境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高高五千仞,仙掌擎当空”描绘了莲花峰的高耸入云,仿佛是仙人之手所托,进一步强化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自谓天下奇,群岳不能从”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峰独步天下的赞叹,认为它超越了其他山岳。

“何意一黄山,莲花亦次宗”则是对黄山莲花峰地位的肯定,将其与华山相提并论,显示了诗人对黄山莲花峰的高度评价。

“一茎上矗天,千瓣开濛濛”再次强调了莲花峰的形状特点,如同一根直插云霄的莲花茎,千瓣绽放,美不胜收。

“从茎上至蕊,吹堕愁天风”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莲花峰以情感,仿佛在诉说一种忧愁,但这种忧愁被风吹散,展现出莲花峰的豁达与超然。

“盘回穿岩窦,忽见轩辕宫”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曲折与惊喜,最终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宫殿,象征着探索未知的喜悦与收获。

“峰凡三十六,此峰太华同”指出莲花峰与其他山峰的不同之处,与太华峰有着相似之处,进一步强调了其独特性。

“夫君几登陟,身染莲衣红”表达了诗人对攀登莲花峰的渴望,以及对莲花峰美景的深深喜爱。

“自作黄山经,神与山精通”表明诗人不仅欣赏莲花峰的自然美景,更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与山灵相通。

“文章亦巨灵,开辟将何穷”最后以宏大的视角,将诗人的创作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无限创造力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