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退庭空一径深,交柯密叶布繁阴
出处:《赋陈太史所筑凌云亭四首 其二》
宋 · 刘宰
吏退庭空一径深,交柯密叶布繁阴。
婆娑谁识先生意,恐负当时庇物心。
婆娑谁识先生意,恐负当时庇物心。
注释
吏退庭:官员退下后。空:显得。
径深:小路深深。
交柯密叶:枝叶交错。
布繁阴:浓荫密布。
婆娑:孤独的身影。
谁识:谁能理解。
先生意:先生的心意。
恐负:恐怕辜负。
当时:当初。
庇物心:庇护万物的心愿。
翻译
官员退下后,庭院显得格外寂静,小路深深,枝叶交错,浓荫密布。谁能理解先生的孤独身影,他恐怕辜负了当初庇护万物的心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庭院景象。"吏退庭空一径深"表达了在官员退下之后,庭院变得清净而且道路显得格外深长。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描述,也反映出一种时间上的宁静和孤独。"交柯密叶布繁阴"则生动地描绘了树木间枝叶相互缠绕,形成一片浓密的阴凉之处,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营造出一种避暑求凉的氛围。
诗中的"婆娑谁识先生意"则是对主人或园主心意的一种疑问。这里的"婆娑"形容声音轻细,可能是在提醒读者注意到庭院中某种细微的声音,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寻求理解和沟通的心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主人内心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最后两句"恐负当时庇物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担忧。这里的"恐负"意味着害怕辜负,而"庇物"则是指保护或庇护世间万物。诗人担心自己不能完全理解和实现主人对于庭院、自然乃至于世界的深远意图和保护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