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霁景明,帆樯植如发
出处:《昔游》
清 · 周音
昔游朐山阳,东海看出日。
空中金鸡鸣,红霞黯愁色。
火轮忽飞耀,苍岩炫丹阙。
半顶聆清风,波涛万里阔。
水天霁景明,帆樯植如发。
蓬莱露气深,浩荡潮头没。
穷秋惜日短,万象助凄冽。
归来倏三载,道路隔榛棘。
官场万井灶,化为豺虎窟。
巨鱼吼若雷,齿牙利金铁。
青山虽在眼,难具浮海筏。
药囊今已空,惆怅两鬓雪。
空中金鸡鸣,红霞黯愁色。
火轮忽飞耀,苍岩炫丹阙。
半顶聆清风,波涛万里阔。
水天霁景明,帆樯植如发。
蓬莱露气深,浩荡潮头没。
穷秋惜日短,万象助凄冽。
归来倏三载,道路隔榛棘。
官场万井灶,化为豺虎窟。
巨鱼吼若雷,齿牙利金铁。
青山虽在眼,难具浮海筏。
药囊今已空,惆怅两鬓雪。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音的《昔游(其一)》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游历朐山阳的回忆。诗中以瑰丽的自然景象开篇,东海日出、空中金鸡报晓、红霞与金轮相映,展现出壮丽的海上日出图景。接着,作者通过“半顶聆清风”和“波涛万里阔”表达了山海之间的开阔与宁静,以及水天一色的霁景。
然而,美好的回忆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归来倏三载,道路隔榛棘”,暗示了世事变迁,官场险恶,昔日的美景如今难以触及。他用“官场万井灶,化为豺虎窟”形容官场腐败,巨鱼吼声如雷,象征着社会动荡不安。尽管青山仍在,但诗人却无舟可渡,感叹“难具浮海筏”。
最后,诗人以“药囊今已空,惆怅两鬓雪”收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破灭和现实困境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