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哉声利徒,末路空皇皇
出处:《次德衡弟韵》
元 · 蒲道源
古道不可作,转觉浇风长。
人心所去就,但与时炎凉。
燕石藏什袭,连城遗路傍。
汝贤乃迂阔,汝直成狂徉。
世味鼎一脔,人争染指尝。
伊我澹无虑,箪瓢身世忘。
处污奚害洁,视变皆为常。
彼哉声利徒,末路空皇皇。
人心所去就,但与时炎凉。
燕石藏什袭,连城遗路傍。
汝贤乃迂阔,汝直成狂徉。
世味鼎一脔,人争染指尝。
伊我澹无虑,箪瓢身世忘。
处污奚害洁,视变皆为常。
彼哉声利徒,末路空皇皇。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人性的逐利本质。诗人以“古道”开篇,表达了对传统道德准则的怀念与向往,接着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心所去就,但与时炎凉”,即人们的行为往往随波逐流,追逐一时的得失和冷暖。
诗人进一步通过“燕石藏什袭,连城遗路傍”这一对比,强调了真才实学与虚名浮利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时也暗讽了那些被埋没的真正人才和被世人忽视的宝贵财富。接着,诗人以“汝贤乃迂阔,汝直成狂徉”来批评那些坚守正直和贤良品质的人被视为不合时宜或过于狂放不羁,反衬出社会对道德品质的轻视。
“世味鼎一脔,人争染指尝”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上对权力、财富的贪婪追求,人们为了满足私欲,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原则和道德。而诗人自述“伊我澹无虑,箪瓢身世忘”,表明自己超脱世俗,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过着简朴的生活,以此与世态炎凉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处污奚害洁,视变皆为常”表达了诗人对污浊环境的坦然态度,认为保持内心的纯洁并不受外界影响,看待事物的变化也应视为常态。而“彼哉声利徒,末路空皇皇”则对那些追逐声名利禄之徒的结局进行了讽刺,暗示他们最终将因贪欲而陷入困境,无所依靠。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弊病的清醒认识,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独立的思想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