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太乙池中浮皎月,仙人掌上泻黄河全文

太乙池中浮皎月,仙人掌上泻黄河

出处:《和刘六茹登华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天边双华郁嵯峨,万仞丹梯挂女萝。
太乙池中浮皎月,仙人掌上泻黄河
心悲角里芝华少,泪洒宗周麦秀多。
席捲三秦非此日,留侯画策已蹉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联“天边双华郁嵯峨,万仞丹梯挂女萝”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华山的雄伟与险峻,双峰耸立,云雾缭绕,仿佛是通往仙境的万丈丹梯,挂满了女萝,充满了神秘与浪漫。

接着,“太乙池中浮皎月,仙人掌上泻黄河”两句,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太乙池中的月亮如镜般皎洁,仙人掌上似乎流淌着黄河之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赋予了华山超凡脱俗的意境。

“心悲角里芝华少,泪洒宗周麦秀多”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角里芝华,象征着古代文化的衰落;宗周麦秀,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哀伤。这两句通过对比,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文化的脆弱。

最后,“席捲三秦非此日,留侯画策已蹉跎”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席捲三秦,意指统一或征服,但并非在今日实现,暗示了时机的错失;留侯,即张良,以其智慧辅佐刘邦,但如今回想,似乎一切努力都已显得迟缓与无奈。这两句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也是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