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
出处:《留题希深美桧亭》
宋 · 梅尧臣
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
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
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
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注释
幽深:指环境深远或隐秘。佳趣:美好的趣味或意境。
曾不减:丝毫没有减少。
林泉:山林和泉水,常用来比喻自然美景。
众绿:众多的绿色植物。
新雨:刚下的雨。
残红:凋谢的花朵。
夕烟:傍晚的炊烟或云霞。
栽萱:种植萱草(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
北堂:古代家庭中的正厅或主屋。
梦草:象征梦境或回忆的草。
故池:过去的池塘,带有怀旧之情。
乘月:趁着月光。
清歌:清脆的歌声。
浩然: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思绪开阔。
翻译
这里隐藏着美妙的乐趣,丝毫不逊于山林溪泉。众多绿色植物经过新雨洗礼,落花在傍晚的烟霞中凋零。
北堂边种着萱草,靠近我旧日的池塘梦境相连。
我时常趁着月色来去,清唱的歌声中满载着浩渺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赞赏希深美桧亭周围的环境幽深雅致,仿佛与自然的林泉之美相媲美,没有丝毫逊色。新雨过后,翠绿的树木显得更加生机盎然,而傍晚时分,落花在余晖中飘散,增添了淡淡的哀婉之感。北堂附近种植的萱草,以及连接着旧池塘的梦境,都寓含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怀念。诗人时常趁着月色来往于此,清唱着浩然之歌,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往事的追忆。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