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气冷先成水,光微亦畏风全文

气冷先成水,光微亦畏风

出处:《初秋春山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雨影含明月,幽幽万竹中。
未悬秋汉上,犹与白云同。
气冷先成水,光微亦畏风
渚边吟望久,惊起一声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雨后月色在万竹之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与明月融为一体。诗人通过“雨影含明月”这一句,巧妙地将雨后的月光与竹林的幽静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幽幽万竹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寂之美,竹林的深邃与月光的柔和相互映衬,给人以深远的视觉感受。

“未悬秋汉上,犹与白云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月光与云彩相提并论,暗示了月光的纯净与高洁,同时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的“秋汉”指的是秋季的天空,与“白云”形成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清冷与飘渺。

“气冷先成水,光微亦畏风”,这两句诗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月光的特质。月光的寒冷使得空气凝结成水珠,而月光的微弱也似乎害怕风吹散,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脆弱与美丽。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月光之美的赞叹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渚边吟望久,惊起一声鸿”以一个动态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长久地站在水边吟咏,直到一只鸿雁被惊起,打破了这份宁静。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竹林、云彩、水珠、风以及鸿雁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初秋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