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食客才有求,昏昏便与妻妾比
出处:《赠镜斋徐相士》
宋 · 文天祥
邹忌不如徐公美,引镜自窥得真是。
门下食客才有求,昏昏便与妻妾比。
徐家耳孙却不然,自名一镜京师市。
世人无用看青铜,此君双眼明秋水。
君以无求游公卿,勿令此镜生瑕滓。
碟子大面何难知,从今光照二百里。
门下食客才有求,昏昏便与妻妾比。
徐家耳孙却不然,自名一镜京师市。
世人无用看青铜,此君双眼明秋水。
君以无求游公卿,勿令此镜生瑕滓。
碟子大面何难知,从今光照二百里。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赠镜斋徐相士》。诗中通过对比邹忌与徐公的美貌,以及他们对待镜子的态度和用途,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徐相士的赞美之情。
诗开篇即以自嘲的口吻写道,“邹忌不如徐公美,引镜自窥得真是”,表明自己无法与徐公相比,自己只得通过镜子来确认自己的真实容貌。紧接着,“门下食客才有求,昏昏便与妻妾比”一句则描绘出诗人身边的食客们对于美貌的渴望,他们甚至在朦胧中将这种追求与家中的女性相比较。
“徐家耳孙却不然,自名一镜京师市”,这两句转折点明确指出了徐公的不同之处,他拥有一个精美无瑕的镜子,在京城中被誉为佳品。接下来的“世人无用看青铜,此君双眼明秋水”则是对徐公清澈见底的洞察力和高洁品行的赞扬,犹如秋水般清澈。
最后,“君以无求游公卿,勿令此镜生瑕滓。碟子大面何难知,从今光照二百里”表达了诗人对徐公纯净心灵的敬仰,以及希望这面镜子能够永远保持其完美无瑕,并且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光芒能够照亮周围,影响深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徐相士不仅外貌出众,更有高洁品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本身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