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不见故人面,空咏梅花如故人
出处:《和王希夷庐陵观梅》
宋 · 金履祥
岁寒堂前桂树秋,秋风浩荡君西游。
羡君充此四方志,望尘何异登瀛洲。
人生难得心相识,况君与我心相得。
君心谁似惟梅花,雪霜不改馨香德。
顾我思君日几寻,岁寒又见梅花春。
见梅不见故人面,空咏梅花如故人。
月明千里虽同致,畴昔追随今少异。
始信灯窗朝暮同,此会人生良匪易。
噫吁嘻,安得彼此长似岁寒枝,清芬处处同襟期。
羡君充此四方志,望尘何异登瀛洲。
人生难得心相识,况君与我心相得。
君心谁似惟梅花,雪霜不改馨香德。
顾我思君日几寻,岁寒又见梅花春。
见梅不见故人面,空咏梅花如故人。
月明千里虽同致,畴昔追随今少异。
始信灯窗朝暮同,此会人生良匪易。
噫吁嘻,安得彼此长似岁寒枝,清芬处处同襟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岁寒:寒冬。桂树:象征高洁。
西游:向西远行。
四方志:广阔的志向。
望尘:仰望尘土,比喻遥不可及。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心相识:心灵相通的知己。
馨香德:香气四溢的美德。
梅花春:春天的梅花。
故人面:老朋友的面容。
畴昔:过去的日子。
灯窗:灯火下的窗户,代指日常生活。
良匪易:不容易,珍贵。
清芬:清香。
襟期:胸怀,情感。
翻译
秋天寒堂前的桂树,你乘秋风西去远游。我羡慕你有广阔的志向,如同登临仙境瀛洲。
人生中能遇知心难,更何况你我心灵相通。
你的胸怀像梅花般高洁,无论雪霜都保持香气。
我每日思念你,寒冬又见梅花盛开。
见到梅花却不见你的面,只能空吟以寄故人情。
虽然千里月明心意相通,但过去的时光已有所不同。
如今才相信,即使朝夕相伴,这样的聚会也实属不易。
哎呀,怎能让我们的友情长久如岁寒中的桂枝,芬芳四溢的情谊始终如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金履祥所作的《和王希夷庐陵观梅》,通过对岁寒堂前桂树秋景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王希夷的深深怀念。首句“岁寒堂前桂树秋”点出时令,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接着,“秋风浩荡君西游”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羡慕友人的四方游历,认为他的志向如同登瀛洲般令人向往,“望尘何异登瀛洲”流露出对友人才情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人生难得心相识,况君与我心相得”强调了两人之间心灵相通的深厚友谊,将友人比作只有梅花才能比拟的高洁品性。
诗人感慨“见梅不见故人面”,借梅花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即使月光明亮千里,虽然心意相通,但现实中相聚的机会却少了许多。“始信灯窗朝暮同,此会人生良匪易”表达了对过去共同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难以常聚的感叹。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安得彼此长似岁寒枝,清芬处处同襟期”,希望友谊能像岁寒时节的桂树和梅花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清香和坚韧,共享同样的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和对岁月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