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
出处:《和永叔晋祠诗》
宋 · 梅尧臣
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
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鉴潜决疏。
渐流渐急不可测,以至??鸣清渠。
岂惟俯可见毛发,况乃了了看龟鱼。
下溉平田几百顷,稻苗?稏曾不枯。
兴亡莫问随水远,庙深草树空扶疏。
伊君持节过其下,爱此佳趣聊停车。
北望故城无旧物,泱漭野色连丘墟。
已向风前听好鸟,只畏落日闻苍狐。
晋人须识汉使美,冉冉青髯似绿蒲。
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鉴潜决疏。
渐流渐急不可测,以至??鸣清渠。
岂惟俯可见毛发,况乃了了看龟鱼。
下溉平田几百顷,稻苗?稏曾不枯。
兴亡莫问随水远,庙深草树空扶疏。
伊君持节过其下,爱此佳趣聊停车。
北望故城无旧物,泱漭野色连丘墟。
已向风前听好鸟,只畏落日闻苍狐。
晋人须识汉使美,冉冉青髯似绿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并州:古代地区名。近胡:靠近胡地。
山雄:山势雄伟。
民足储:人民储备充足。
晋水:河流名。
皎鉴:明亮的镜子。
潜决疏:暗流涌动。
鸣清渠:在清澈的渠道中发出声音。
毛发:比喻极小的事物。
龟鱼:水中生物。
平田:平坦的农田。
稻苗:稻谷幼苗。
?稏:稻谷品种。
庙深:庙宇深邃。
扶疏:茂盛。
伊君:某位官员。
佳趣:美景。
故城:昔日之城。
泱漭:广阔无垠。
丘墟:废墟。
好鸟:悦耳的鸟鸣。
苍狐:苍老的狐狸。
汉使:汉朝使者。
青髯:青色胡须。
绿蒲:绿色的蒲草。
翻译
并州自古以来靠近胡地,山势雄伟人民富足储备充足。山脚下的晋水源头,水面平静如镜,暗流涌动却清澈见底。
水流渐急难以估量,直到清澈的渠道中传来潺潺水声。
不仅低头可见水中的细小生物,甚至能清晰看到游动的龟鱼。
向下灌溉数百顷平田,稻谷生长从未因缺水而枯萎。
国家兴衰无需多问,庙宇深藏草木茂盛。
伊君手持符节路过此地,欣赏美景便停车驻足。
北望昔日之城,只见荒芜野色连绵起伏。
已在风前聆听悦耳鸟鸣,唯恐夕阳时分听到苍狐哀嚎。
晋人应懂得汉使的美好,那青色胡须如同碧绿的蒲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永叔晋祠诗》,描绘了并州(今山西太原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以及晋祠一带的水利灌溉之利。首句点出并州地理位置靠近胡地,山势雄伟,人民生活富足。接着,诗人描述了晋水源头的清澈与平缓,以及河水逐渐加速,滋养着周围的农田,稻谷生长繁茂。
诗中提到的“庙深草树空扶疏”,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庙宇虽在,但人事已非。梅尧臣在此停车驻足,欣赏美景,感叹北望故城,只见荒野和废墟,只有风前鸟语和落日狐鸣为伴。他借此表达对晋祠地区昔盛今衰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汉使的美德,以“冉冉青髯似绿蒲”形容其风采。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晋祠地区的风貌,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