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
出处:《归弋阳山居留别卢邵二侍御》
唐 · 刘长卿
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
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
祗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
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
祗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
注释
渺渺:形容广阔无边或迷茫。归:返回。
何处:哪里。
沿流:顺着水流。
附:跟随。
久依:长时间居住。
鄱水:指鄱阳湖。
税:租税,这里指租借。
越人:古代南方的民族,这里泛指当地人。
偶俗:不合时宜,与世俗不合。
机偏少:机会较少,这里指与世俗打交道的机会。
安闲性:悠闲的性格。
所便:适合。
祗应:只因,大概是因为。
君:你。
少惯:习惯已久。
又欲:又想要。
寄:寄托,寄居。
林泉:山林泉石,代指自然环境。
翻译
茫茫然不知要回到哪里去,沿着河流随客船漂流。长久以来居住在鄱阳湖边,频繁地租借越人的田地耕种。
我与世俗格格不入,这样的生活正好符合我的闲适性格。
可能只是因为你习惯了这种生活,又想回归自然,寄情于山林泉石之间。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对旧友的思念。开篇“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两句,以一个问题开始,渺渺指远去或迷茫的意思,表达诗人对于归宿的寻觅与不确定性。而“沿流附客船”则描绘出诗人随波逐流,依附于客船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接着,“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地点是在鄱水之滨,并且因为生活所需,不得不时常进入越人的田地中收割粮食。这段描述显示出诗人已经适应了一种简单而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简单平静生活的享受。这里,“偶俗机”指的是偶尔的世俗琐事,而“偏少”则意味着这些琐事已经大为减少;“安闲性所便”则是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旷神怡,非常适合自己的本性。
最后,“祗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回应——尽管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清贫的生活,但依然想要将这份宁静和美好寄托给远方的朋友。这里,“祗应”是承诺或答应的意思,“君少惯”则指的是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回应;“又欲寄林泉”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把自己的这种隐逸生活也分享给朋友,共同享受那份清净与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