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曾沾拂拭与群髦,回首垂髫已二毛全文

曾沾拂拭与群髦,回首垂髫已二毛

曾沾拂拭与群髦,回首垂髫已二毛
斗色旧为雷焕剑,风尘今愧吕虔刀。
峰过衡岳鸿偏晚,水入湘江鲤更劳。
不待蓟门逢玉树,久知贤叔似山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陈司理公与余有国士之知二纪馀矣其犹子太史君会于蓟门始成此寄(其一)》。诗中表达了对陈司理公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子太史君在蓟门相聚的感慨。

首联“曾沾拂拭与群髦,回首垂髫已二毛。”以“曾”字开头,回忆起与陈司理公交往的往事,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从青丝到白发,岁月无情。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群髦”与“二毛”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光的飞逝,也体现了诗人对陈司理公的深厚情谊。

颔联“斗色旧为雷焕剑,风尘今愧吕虔刀。”运用典故,将陈司理公比作古代名剑,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愧”字,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风尘中未能像吕虔那样成就一番事业,暗含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报答陈司理公的歉意。

颈联“峰过衡岳鸿偏晚,水入湘江鲤更劳。”进一步描绘了与陈司理公相聚的场景,以自然景象比喻人情,用“鸿”和“鲤”分别象征着远方的友人和深厚的友情。通过“偏晚”和“更劳”两个词,既表达了相聚的不易,也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尾联“不待蓟门逢玉树,久知贤叔似山涛。”以“玉树”比喻陈司理公的优秀品质,表达了对陈司理公的赞美。同时,通过“久知”和“似山涛”,不仅赞扬了陈司理公的高尚品德,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山涛般稳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陈司理公及其家族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情和品德的赞美。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