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聆咸池奏,顿觉哇淫静
一聆咸池奏,顿觉哇淫静。
恶句如恶人,浪出必遭屏。
君诗似澄江,万里无滓泞。
我诗昩格律,聒耳类蛙黾。
苏公经行地,亭宇稍葺整。
方池湛寒碧,曾照东坡影。
新诗与妙画,千载未为永。
不闻宗庙器,傍欲间瓦皿。
吾徒且加餐,今古屈伸顷。
何如弃寸绳,要出千尺井。
蓬莱隔弱水,未易凌倒景。
时能访幽独,论文具醪茗。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名为《双泉诗》。诗中以双泉为背景,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首联“作诗愧才悭,徒勤再三请”道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自省,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不懈努力。接着,“一聆咸池奏,顿觉哇淫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听到优秀作品后的内心感受,仿佛杂音被净化,心灵得到了洗涤。
“恶句如恶人,浪出必遭屏”强调了对诗歌质量的严格要求,认为糟糕的作品如同恶人,终将被摒弃。而“君诗似澄江,万里无滓泞”则赞美了他人作品的纯净与高雅,如同清澈的江水,无杂质。
“我诗昩格律,聒耳类蛙黾”自谦地指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不足,比喻自己的作品如同蛙黾的叫声,嘈杂而不和谐。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苏轼曾经游历过的地点,通过“方池湛寒碧,曾照东坡影”这一景象,寄托了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
“新诗与妙画,千载未为永”表达了对艺术作品长久流传的渴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优秀的诗歌和绘画一样,跨越千年,成为永恒的艺术珍品。然而,“不闻宗庙器,傍欲间瓦皿”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境,即真正的艺术品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常常被低俗之作所取代。
最后,“吾徒且加餐,今古屈伸顷”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保持坚韧的精神。而“何如弃寸绳,要出千尺井”则是对突破自我限制、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诗人以“蓬莱隔弱水,未易凌倒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距离遥远,也应坚持不懈。同时,“时能访幽独,论文具醪茗”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友间的交流与探讨的重视,认为在品茶论诗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