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大行从艮止,北溟南海谨坤先
出处:《积雨写怀 其一》
宋末元初 · 陈普
识道知时乃圣贤,合人统物一之天。
两间惟有心长在,万变咸归理自然。
王屋大行从艮止,北溟南海谨坤先。
行藏悉是乾龙体,要得无惭只在渊。
两间惟有心长在,万变咸归理自然。
王屋大行从艮止,北溟南海谨坤先。
行藏悉是乾龙体,要得无惭只在渊。
注释
识道知时:理解道理和把握时机。圣贤: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合人统物:融合人与事物,遵循天地法则。
一之天:天道的统一。
两间:世间万物。
心长在:心灵永恒存在。
万变:万物变化。
理自然:自然规律。
王屋大行:像王屋山一样稳重的行为。
艮止:艮卦象征停止或静止。
北溟南海:象征广阔无垠的海域。
谨坤先:谨慎遵循坤卦(阴柔)。
行藏:行动和隐藏。
乾龙体:乾卦的象征,代表刚健进取。
要得无惭:想要做到没有愧疚。
只在渊:关键在于深沉的心灵。
翻译
懂得道理和时机的人就是圣贤,能将人与物统一于天道之中。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心灵永存不息,万物变化都遵循着自然规律。
行事如同王屋山般稳重,艮卦象征停止,北海与南海象征谨慎遵循坤卦的原则。
人的行为和隐退都体现了乾卦的精神,要做到问心无愧,关键在于深沉如渊的内心。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积雨写怀(其一)》,作者陈普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表达了对道义和自然法则的理解,强调了圣贤之道在于理解和顺应天地规律。"识道知时乃圣贤",表明智慧之人懂得把握时机,遵循大道。"合人统物一之天",意味着人的行为应与宇宙万物和谐统一,遵循自然法则。
"两间惟有心长在,万变咸归理自然",强调内心的重要性,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应以理性来应对,回归自然的秩序。接下来,诗人通过"王屋大行从艮止,北溟南海谨坤先",借自然界的现象——山止于艮、海行于坤,进一步阐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
最后两句"行藏悉是乾龙体,要得无惭只在渊",将人的行为比作乾龙,象征刚健有为,而真正的无愧于心,源自深沉的内敛和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陈普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