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嗟哉嵇阮辈,酒乡为隐沦全文

嗟哉嵇阮辈,酒乡为隐沦

出处:《读晋史九首 其三
元 · 何中
天地一虚器,所寄在斯人。
人能主天地,岂不贵我身。
嗟哉嵇阮辈,酒乡为隐沦
朝醉既及暮,暮醉还及晨。
裸饮或称达,丧□乃名真。
独善谅非计,况此国与民。
被发祭伊川,岂不在诸臣。
平阳有馀恨,千载同悲辛。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历史的视角,探讨了个体与宇宙、国家、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与责任。

首句“天地一虚器,所寄在斯人”,将天地比作虚空的容器,强调了人类作为承载者的重要性。接着,“人能主天地,岂不贵我身”提出人类有能力主导天地,因此自身价值不可估量,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和价值的深刻认识。

接下来,“嗟哉嵇阮辈,酒乡为隐沦。朝醉既及暮,暮醉还及晨”描绘了嵇康、阮籍等魏晋名士放浪形骸、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这种逃避现实、消极避世态度的批判。通过“裸饮或称达,丧□乃名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的荒谬性,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实不应是通过逃避来实现的。

“独善谅非计,况此国与民”则从个人修养转向对国家和民众的责任感,指出仅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并非良策,更应关注国家和民众的福祉。最后,“被发祭伊川,岂不在诸臣”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如周公旦(伊川)的敬仰,认为他们应当成为大臣们的榜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平阳有馀恨,千载同悲辛”以平阳公主为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后世同样面临困境的人们的同情。整首诗通过对比、讽刺和呼吁,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