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羡鱼意,聊复上苔矶
出处:《秋日溪上偶成》
明 · 王立道
本无羡鱼意,聊复上苔矶。
坐惜青蘋晚,行攀碧树稀。
儿童喧钓艇,鸡犬狎邻扉。
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
坐惜青蘋晚,行攀碧树稀。
儿童喧钓艇,鸡犬狎邻扉。
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秋日溪上偶成》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田园生活。首句“本无羡鱼意”,表达出诗人并无追求名利之心,只是随意来到溪边。接着,“聊复上苔矶”写他登上长满青苔的石头,流露出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
“坐惜青蘋晚”描绘了诗人静坐溪边,欣赏着傍晚时分青蘋(水草)的景象,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行攀碧树稀”则写出他在散步时,稀疏的绿树映入眼帘,增添了秋日的寂寥之美。
“儿童喧钓艇”转而描绘了乡村的生动画面,儿童在船上嬉戏,欢声笑语,充满生机。“鸡犬狎邻扉”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乡间氛围,鸡犬相闻,邻里和睦。
最后两句“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农事的关心,临近霜降,他为农人早早准备衣物,体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亲近和对乡亲们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溪边的田园画卷,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