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秋崖不惯大官肉,雪屋为出斋房芝全文

秋崖不惯大官肉,雪屋为出斋房芝

出处:《次韵采菌
宋 · 方岳
秋崖不惯大官肉,雪屋为出斋房芝
山灵颇怜世味薄,风格略与诗情宜。
菘膰何但退三舍,蕨拳恨不同一时。
自寻堕樵了幽寂,岂料枯蘖能神奇。
群仙餐霞吸沆瀣,豪贵蒸乳盛琉璃。
砖炉石鼎煮飞瀑,此妙勿令渠辈知。

拼音版原文

qiūguànguānròuxuěwèichūzhāifángzhī

shānlíngliánshìwèibáofēnglüèshīqíng

sōngfándàn退tuìsānshèjuéquánhèntóngshí

xúnduòqiáoleyōuliàohuìnéngshén

qúnxiāncānxiáhàngxièháoguìzhēngshèngliú

zhuānshídǐngzhǔfēimiàolìngbèizhī

注释

秋崖:形容山崖清冷。
大官肉:比喻官场的奢华食物。
雪屋:指简朴的山居。
斋房芝:斋戒时食用的山中草药。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自然之力。
世味:世俗的滋味,指繁华或纷扰。
菘膰:大白菜,这里代指普通食物。
蕨拳:蕨类植物,象征简朴生活。
堕樵:隐居者,樵夫。
枯蘖:枯木,暗指奇迹的发生。
餐霞:比喻神仙般的饮食。
沆瀣:传说中的仙露。
豪贵:富贵人家。
蒸乳:以乳汁烹饪。
琉璃:透明的宝石,此处形容器皿。
砖炉石鼎:简朴的炊具。
渠辈:他们,指其他人。

翻译

秋崖不习惯官场的肥腻,雪屋中只愿斋戒食用山珍。
山中的精灵怜悯世间的淡薄,它的风骨与诗人的意境相合。
白菘(大白菜)和薇菜(蕨类)怎能比得上,它们不能同时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我本想找寻隐居的宁静,却未料到枯木也能带来神奇的变化。
神仙们享用云霞和仙露,豪贵之人则以乳汁烹煮食物,器皿晶莹如琉璃。
在砖炉石鼎中烹煮飞瀑之水,这样的美妙绝技不应让他人知晓。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采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秋崖不惯大官肉,雪屋为出斋房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乐的淡泊,"秋崖"指的是秋天的山崖,而"大官肉"象征着奢侈和权贵生活。"雪屋"则是隐居的所在,而"斋房芝"代表清心寡欲、洁净自守的生活方式。

"山灵颇怜世味薄,风格略与诗情宜。"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中山灵(山神)的感受,以及这种感觉如何与他的诗歌情怀相契合。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纯净、高雅生活理念的追求。

"菘膰何但退三舍,蕨拳恨不同一时。"

"菘膰"和"蕨拳"都是植物名,它们在这里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无法共享那份美好的遗憾。

"自寻堕樵了幽寂,岂料枯蘖能神奇。"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情景,其中"堕樵"指的是深山中的柴火,而"幽寂"则是深静幽远的环境。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和他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

"群仙餐霞吸沆瀣,豪贵蒸乳盛琉璃。"

这两句通过对比群仙与豪贵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理想生活观。"群仙"象征着道家理念中的超脱尘世,而"豪贵"则代表着物质享乐。

"砖炉石鼎煮飞瀑,此妙勿令渠辈知。"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飞瀑与人造的砖炉石鼎,诗人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希望这种生活态度不被世俗所了解、打扰。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一次表达,他通过对比隐逸与奢侈,表现出对于高洁精神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