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劳仰止,今日忽堕前
出处:《仰高堂外看山》
宋 · 丘葵
半生劳仰止,今日忽堕前。
如忘形骸友,相对亦屹然。
此心有全体,动静无尘缘。
遥睇层层碧,群仙室其巅。
我欲往从之,于道恐未然。
但当安所止,万物同此天。
如忘形骸友,相对亦屹然。
此心有全体,动静无尘缘。
遥睇层层碧,群仙室其巅。
我欲往从之,于道恐未然。
但当安所止,万物同此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仰止:向往、追求。堕前:投身、融入。
忘形骸:忘记身体的束缚,形容心灵自由。
屹然:坚定的样子。
全体:完整的内心世界。
尘缘:世俗的牵绊。
遥睇:远望。
群仙室:神仙居住的地方。
恐未然:恐怕还不能实现。
安所止:何处安身,内心平静之处。
万物:自然界的一切。
此天:自然法则或宇宙规律。
翻译
半生辛劳追求理想,今日忽然置身其中。如同忘记身体束缚的朋友,面对面站立也坚定无比。
内心充满完整,无论静动都与尘世无关。
远望层层翠绿,众仙居住在那巅峰之上。
我渴望追随他们,但在道路上恐怕还做不到。
只应安心停留,世间万物皆遵循这天地法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中景象,诗人站在“仰高堂”之外,眺望着远处层层叠嶂的碧绿山峦。开篇“半生劳仰止,今日忽堕前”,诗人表达了对长久以来向往山林生活的追求,而今天终于有机会亲临其境,这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忘形骸友,相对亦屹然”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诗人仿佛已经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与山中的朋友——那些不羁的灵魂相互凝视,心灵获得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宁静。
“此心有全体,动静无尘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净。他的心灵如同一面明镜,无论是身处喧嚣还是静谧,都不会被外界的尘埃所蒙蔽。
接下来的“遥睇层层碧,群仙室其巅”则描绘了一幅天然的仙境画卷。远眺时,那连绵的山峦宛如仙人居住的地方,使人忍不住想要前往探寻。
“我欲往从之,于道恐未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向往,但又意识到这条道路可能并不容易,因此表达了一种犹豫和忧虑。
最后,“但当安所止,万物同此天”则是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接受与享受。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灵安顿,那么整个世界都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体验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状态的主题。诗人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欣赏,寄寓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