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虽逝台不改,太白千秋句犹在
出处:《游凤皇台委垒不称不复和昔韵而戏作此歌》
明 · 王世贞
太白绝代才,曾歌凤皇台。
凤皇虽逝台不改,太白千秋句犹在。
高皇定鼎万㝢同,此台附之益豪雄,凌云铜雀皆下风。
及我游斯,培塿土堆。
如一蚵蚾,偃卧苍苔。
三山二水不到眼,深谷高陵或有之。
我笑凤台非昔时,台亦笑余凤德衰。
尔毁不可复,余衰犹可追。
明年便逐孟亏去,笼畜此鸟如家雌。
凤皇虽逝台不改,太白千秋句犹在。
高皇定鼎万㝢同,此台附之益豪雄,凌云铜雀皆下风。
及我游斯,培塿土堆。
如一蚵蚾,偃卧苍苔。
三山二水不到眼,深谷高陵或有之。
我笑凤台非昔时,台亦笑余凤德衰。
尔毁不可复,余衰犹可追。
明年便逐孟亏去,笼畜此鸟如家雌。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游凤皇台委垒不称不复和昔韵而戏作此歌》。诗中以游历凤皇台为背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先,诗开篇即以李白与凤凰台为引子,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李白的绝代才华与凤凰台的不朽之美相映成趣,既是对过往辉煌的缅怀,也是对永恒不变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高皇定鼎”与“此台附之益豪雄”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历史遗迹在时间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它们对于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然而,当诗人亲自踏访这座古老的凤凰台时,眼前的景象却与记忆中的大相径庭。培塿土堆、苍苔偃卧、三山二水、深谷高陵,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尤其是“我笑凤台非昔时,台亦笑余凤德衰”一句,巧妙地将诗人与历史遗迹置于同一时空,通过相互间的“笑”,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无奈与自嘲。
最后,诗人以“尔毁不可复,余衰犹可追”收尾,既是对凤凰台昔日荣光无法再现的惋惜,也是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反思。同时,“明年便逐孟亏去,笼畜此鸟如家雌”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即将离去的孟尝君,将凤凰比喻为家中的雌鸟,寓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往成就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凤凰台的游历与回忆,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在面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