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窍奇石,金奏蕴璠玙
出处:《游石钟山寄匡云上人》
明末清初 · 邝露
钟山窍奇石,金奏蕴璠玙。
微波媾灵牝,噌吰含龙鱼。
神涛窥日母,鳀壑潜灵居。
天声谢人巧,习坎均吹嘘。
流目桑钦传,钟情伯翳书。
弱龄敦夙好,岁晏孰华余。
是时秋月中,初对惟匡庐。
何渠山中人,白社过篮舆。
微波媾灵牝,噌吰含龙鱼。
神涛窥日母,鳀壑潜灵居。
天声谢人巧,习坎均吹嘘。
流目桑钦传,钟情伯翳书。
弱龄敦夙好,岁晏孰华余。
是时秋月中,初对惟匡庐。
何渠山中人,白社过篮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钟山的奇石与自然之美的融合,以及诗人对山水的深情与向往。开篇以“钟山窍奇石”点出主题,接着“金奏蕴璠玙”运用比喻,将山石比作珍贵的乐器与宝玉,暗示其非凡价值。随后,“微波媾灵牝,噌吰含龙鱼”描绘了水波与山石的和谐共生,仿佛孕育着神秘的生命力。
“神涛窥日母,鳀壑潜灵居”进一步渲染了山中自然界的神秘与活力,仿佛连日母与灵兽都隐匿其中。“天声谢人巧,习坎均吹嘘”则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认为任何人工都无法比拟其壮丽与和谐。
“流目桑钦传,钟情伯翳书”引用古代典籍,强调了对山水文化的传承与热爱。“弱龄敦夙好,岁晏孰华余”表达了诗人自幼就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感,即使年岁已高,这份热爱依旧不减。
最后,“是时秋月中,初对惟匡庐。何渠山中人,白社过篮舆。”点明了诗人此时正置身于秋天的庐山之中,与匡云上人相会,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深切体验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