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折柬客,不结莲社供
宋 · 李弥逊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
飘飘贵公子,万卷辄成诵。
高怀到林丘,杖履邀我从。
褰裳欲从之,未发神已动。
何人折柬客,不结莲社供。
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
诗成美六逸,叙事一一中。
但惭猿狙杙,乃与杞梓共。
闽山寒更青,森木閟阴洞。
鹿涧清自流,醴井浅可弄。
寻幽当及辰,为乐要与众。
兹游倘再卜,勇往不待风。
径须理百屣,日日听鞭凤。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
飘飘贵公子,万卷辄成诵。
高怀到林丘,杖履邀我从。
褰裳欲从之,未发神已动。
何人折柬客,不结莲社供。
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
诗成美六逸,叙事一一中。
但惭猿狙杙,乃与杞梓共。
闽山寒更青,森木閟阴洞。
鹿涧清自流,醴井浅可弄。
寻幽当及辰,为乐要与众。
兹游倘再卜,勇往不待风。
径须理百屣,日日听鞭凤。
注释
居:居住。东山梦:归隐的梦想。
翠光:翠绿的光芒。
暇:空闲。
飘飘:潇洒的样子。
万卷:形容书多。
高怀:高尚的情怀。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褰裳:提起衣裳。
神已动:心神已被吸引。
折柬:写信邀请。
莲社:古代文人雅集,以莲花比喻高洁。
篑:盛土的器具,这里指半途而废。
六逸:古代六位著名的隐士。
猿狙杙:比喻自己才能低劣。
杞梓:泛指普通的树木。
閟:隐藏。
醴井:甘甜的井水。
辰:早晨。
鞭凤:形容马鞭声,凤指马。
翻译
我离开西山居,不再做东山归隐之梦。翠绿的山峦连绵不断,目光远眺都来不及欣赏。
潇洒的贵公子,满腹经纶,过目不忘。
他高尚的情怀向往自然,邀请我一同漫步山林。
我本想随他而去,但还未出发,心已激动。
谁能像古人那样,邀请我加入文人雅集呢?
美好的游历就此中断,半途而废实在令人惋惜。
诗歌赞美六位才子,叙述之事无一不切合实际。
只遗憾我如猿猴般粗陋,只能与普通的树木为伍。
福建的山岭更加寒冷,却更显青翠,深林隐藏着阴凉的洞穴。
鹿涧清澈见底,甜美的泉水浅得可以嬉戏。
探寻幽静之地应在清晨,享受快乐应与众人分享。
如果能再次出游,我将毫不犹豫,无需等待风向。
直接整理行装,每日听着马鞭声启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山居住,心向高洁,不愿涉足俗世的意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翠光、远目、林丘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诗人的学问渊博,以万卷书成诵,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的高洁品格。
在人际交往方面,诗人表现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如“褰裳欲从之,未发神已动”表达了一种迫不及待的愿望。然而,对于一些不至的客人,诗人并没有强求,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默契。
最后,诗人在自然中寻找乐趣,享受着山林间的清流和幽静,并希望能与众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鉴赏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是一篇颇具宋代士大夫风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