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疏林带远色,危石激清籁全文

疏林带远色,危石激清籁

出处:《题张复画二十绝
明 · 王世贞
疏林带远色,危石激清籁
时有远钟声,窣堵在云外。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首句“疏林带远色”,以“疏林”点明了画面中的主要元素——稀疏的树林,而“远色”则暗示了这树林所处的位置之远,以及由此带来的视觉上的深远感。这样的景象,既给人以开阔之感,又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仿佛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着,“危石激清籁”一句,将视线转向了画面中另一重要的元素——危石。危石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它一种动态美,通过“激清籁”这一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冲击岩石时发出的清脆声响,这种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时有远钟声,窣堵在云外”,则将视角从地面提升至空中,引入了听觉元素——钟声。这钟声并非来自近处,而是“在云外”,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净化。这里的“窣堵”可能是指佛塔或寺庙,钟声与之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宗教的庄严氛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静谧,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景交融”与“意境深远”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