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可揉而直,惟士心有常
出处:《八音诗 其六》
宋 · 孔平仲
金乌卷海水,东欲上扶桑。
石性本沉滞,不能随波扬。
丝萦自作茧,渐老甘退藏。
竹会有青色,牵人幽兴长。
匏羹若可饱,何必羡牛羊。
土室若可安,不须高栋梁。
革以脂自柔,铁遇火则烊。
木可揉而直,惟士心有常。
石性本沉滞,不能随波扬。
丝萦自作茧,渐老甘退藏。
竹会有青色,牵人幽兴长。
匏羹若可饱,何必羡牛羊。
土室若可安,不须高栋梁。
革以脂自柔,铁遇火则烊。
木可揉而直,惟士心有常。
鉴赏
这首《八音诗(其六)》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金乌”、“石性”、“丝萦”、“竹”、“匏羹”、“土室”、“革”、“铁”、“木”九种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金乌卷海水,东欲上扶桑”,以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着,“石性本沉滞,不能随波扬”,石头固守其质朴与沉稳,无法随波逐流,寓意着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的价值观。
“丝萦自作茧,渐老甘退藏”,蚕丝自缚成茧,象征着自我约束与成长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逝,选择隐退,体现了人生的智慧与淡泊。接下来,“竹会有青色,牵人幽兴长”,竹子虽静默生长,却能激发人的深思与情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
“匏羹若可饱,何必羡牛羊”,匏羹虽简单,却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无需羡慕物质丰富的牛羊,表达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紧接着,“土室若可安,不须高栋梁”,简陋的土屋也能提供安全与舒适,不必追求豪华的建筑,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比物质更重要。
“革以脂自柔,铁遇火则烊”,皮革经过油脂处理变得柔软,铁在高温下融化,说明事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改变形态,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灵活应对。最后,“木可揉而直,惟士心有常”,木材可以通过揉搓变直,但只有君子的心志才能保持不变,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坚持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阐述了人生的道理,从时间的流转到个人的修养,从物质的追求到精神的满足,再到道德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