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斋戒绝膻荤,闻已潜通妙众门
出处:《和严倅觅碧香》
宋 · 吴芾
不劳斋戒绝膻荤,闻已潜通妙众门。
此道能明从古少,今朝正要与君论。
十年未免忧茅塞,一诣终期破枣昏。
纵有香醪堪寄远,何如相对倒清樽。
此道能明从古少,今朝正要与君论。
十年未免忧茅塞,一诣终期破枣昏。
纵有香醪堪寄远,何如相对倒清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斋戒:指佛教徒在修行时的饮食禁忌,通常不吃肉食。膻荤:泛指肉类食物,此处指世俗生活。
妙众门:佛教中的高深教义或修行之门。
忧茅塞:形容人的心智闭塞,不通达。
枣昏:比喻人的愚昧无知,如同被枣核塞住的脑子。
香醪:美酒。
清樽:清酒杯,常用来形容清雅的饮酒环境。
翻译
无需斋戒远离荤腥,默默领悟佛法深奥的大门。这条路能让人洞察真理自古罕见,今天正好与你一起探讨。
十年来始终忧虑心胸狭窄,期待这次能打破愚昧的困境。
纵然美酒可以遥寄,怎比得上我们面对面共饮清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严倅觅碧香》。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佛法修持的态度,以及对于朋友间相互讨论佛理的渴望。
“不劳斋戒绝膻荤,闻已潜通妙众门。”这两句表明诗人并不拘泥于表面的斋戒仪式,而是通过深入的修持,已经领悟了佛法的奥义。
“此道能明从古少,今朝正要与君论。”这里强调这种理解自古以来就很稀有,现在正是探讨这些深奥道理的好时机,与友人共同探索。
接下来的两句:“十年未免忧茅塞,一诣终期破枣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时间的迷惑和困顿的忧虑,以及通过一次次的询问终于得以解脱的喜悦。
最后,“纵有香醪堪寄远,何如相对倒清樽。”诗人提出即使有美酒可远送,这也比不上与朋友面对面地畅饮,更能品味其中的乐趣和深意。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佛理探讨的热情,以及与知己共同修持、交流的珍贵。通过这种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