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远宁容问,滩流本自鸣
出处:《过使华亭悼七友》
宋 · 黄公度
恶石乱峥嵘,胡为君此行。
功名成底事,舟楫误平生。
天远宁容问,滩流本自鸣。
林猿如会意,故作断肠声。
功名成底事,舟楫误平生。
天远宁容问,滩流本自鸣。
林猿如会意,故作断肠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恶石:形容险峻不平的石头。峥嵘:形容山石高峻、突兀。
胡为:为什么。
君:你。
功名成底事:功名到底是什么事情。
舟楫:泛指船只,这里代指生涯或事业。
误平生:耽误了一生。
天远:距离遥远的天空。
宁容:怎能容纳。
滩流:滩头的流水。
鸣:发出声音。
林猿:森林中的猿猴。
会意:理解、领会。
断肠声:令人极度悲伤的声音。
翻译
险恶的石头杂乱地突起,为何你要踏上这旅程?功名利禄究竟有何意义,一生的舟楫或许误了你。
遥远的天空怎能容我询问,滩头的流水自然发出声响。
林中的猿猴似乎懂得我的心意,故意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过使华亭悼七友》中的片段。诗中,诗人以"恶石乱峥嵘"起笔,描绘了险峻不平的环境,暗示友人所处的艰难境地。接着,诗人质问友人为何要涉足此险途,暗示功名之路并非坦途,可能让友人一生受困于舟楫之误。
"功名成底事"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质疑,认为它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舟楫误平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暗示友人的命运如同舟楫在激流中摇摆不定,难以把握。诗人感叹天高路远,无法直接询问友人内心的苦楚,只能听见滩流的自然鸣响,寓言友人的困境无处诉说。
最后,诗人借林中的猿猴发出"断肠声",仿佛它们理解了友人的悲伤,增添了悲凉的氛围。整首诗通过景物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深同情和对功名道路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