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于世何为乎,龙之亢弓鲸凌耳
出处:《前生德戊子七月二十一事也时脱悍帅之难》
明 · 谢元汴
天之于吾何为乎,君之危兮臣羞矣。
天之于世何为乎,龙之亢弓鲸凌耳。
女娲之肠何如共工之头,不周山崩天地圮。
麟驺同贤者避世,以兵毒人唯虎兕。
苍生肉腐不足食,胾斮衣冠充俎几。
嗟德之生以植良,不惟植良遹以理。
不能使世之皆禹稷而无羿奡兮,虽德之生乃可耻。
天之于世何为乎,龙之亢弓鲸凌耳。
女娲之肠何如共工之头,不周山崩天地圮。
麟驺同贤者避世,以兵毒人唯虎兕。
苍生肉腐不足食,胾斮衣冠充俎几。
嗟德之生以植良,不惟植良遹以理。
不能使世之皆禹稷而无羿奡兮,虽德之生乃可耻。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道德沦丧的强烈批判。开篇“天之于吾何为乎,君之危兮臣羞矣”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君主危难时臣子应尽忠职守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接着,“天之于世何为乎,龙之亢弓鲸凌耳”通过自然界的形象比喻,讽刺了社会中权力的滥用和不公。
“女娲之肠何如共工之头,不周山崩天地圮”运用神话传说,进一步强调了道德败坏对社会秩序的破坏。“麟驺同贤者避世,以兵毒人唯虎兕”则指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是贤者也会选择逃避,而暴力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反映了社会的黑暗面。
“苍生肉腐不足食,胾斮衣冠充俎几”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惨,食物匮乏,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而权贵却依然享受着奢华的生活。最后,“嗟德之生以植良,不惟植良遹以理”表达了对道德重建的渴望,希望社会能够回归正轨。
“不能使世之皆禹稷而无羿奡兮,虽德之生乃可耻”则是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直接谴责,即使有圣贤如大禹、后稷这样的道德楷模存在,但社会整体却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这是对道德沦丧的极大讽刺和批评。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犀利,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强烈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