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陶然醒水月,眼中何处不鱼鸢
出处:《大塘书屋为蒋世钦中书》
明 · 林光
闲窗面面罩云烟,刚占人间小洞天。
梦里陶然醒水月,眼中何处不鱼鸢。
寻春晚履真堪步,拂袖青山是几年。
料理平生端的意,小车何厌百花前。
梦里陶然醒水月,眼中何处不鱼鸢。
寻春晚履真堪步,拂袖青山是几年。
料理平生端的意,小车何厌百花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画卷,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首句“闲窗面面罩云烟”,以“闲窗”作为切入点,暗示了诗人身处一隅,远离尘嚣,享受着云烟缭绕的静谧时光。接着,“刚占人间小洞天”一句,将这种隐逸生活形象地比喻为占据了一个小小的仙境,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梦里陶然醒水月,眼中何处不鱼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梦境般的体验。在梦中,诗人仿佛置身于水月之中,陶醉其中;而醒来后,无论何处都能见到如同鱼鸢般自由自在的生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寻春晚履真堪步,拂袖青山是几年。”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漫步山间的情景,轻盈的步伐与拂袖的动作,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青山”不仅象征着自然之美,也是诗人精神寄托的所在,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料理平生端的意,小车何厌百花前。”这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他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并不因外界的诱惑而改变初衷。即使是一辆小车,也能在他面前展现出百花齐放的美好,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