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欺茅屋,孤灯照锦囊
出处:《山中忆兄弟》
宋 · 项容孙
鸿雁不成行,飘零岁月长。
一身三处梦,五夜九回肠。
积雪欺茅屋,孤灯照锦囊。
何当听夜雨,却话此凄凉。
一身三处梦,五夜九回肠。
积雪欺茅屋,孤灯照锦囊。
何当听夜雨,却话此凄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鸿雁:大雁,古代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飘零:孤独、漂泊无依。
三处梦:指分隔两地的梦,可能指现实与梦境的交错。
五夜九回肠:形容极度思念,夜不能寐,思绪万千。
积雪:寒冷的冬季景象,象征困苦环境。
茅屋:简陋的小屋,暗示生活条件艰苦。
孤灯:独自一盏灯,象征寂寞和孤独。
锦囊:古代文人常用以装诗稿,这里代指诗人的创作。
何当:何时能够。
夜雨:营造出宁静而感伤的氛围。
凄凉:悲凉、哀伤的情感。
翻译
大雁无法成群飞翔,孤独地度过漫长的时光。身心分离,梦中相见三次,夜晚醒来五次,内心痛苦万分。
厚厚的积雪压着简陋的小屋,只有孤灯照亮装满诗稿的锦囊。
何时能共听夜雨,那时再诉说这份深深的凄凉。
鉴赏
这首诗名为《山中忆兄弟》,作者项容孙是宋代的诗人。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身处山中,对远方兄弟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鸿雁不成行”,以鸿雁失群比喻自己在山中的孤独,暗示了与兄弟们的分离。接下来的“飘零岁月长”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逝和离别之久。
“一身三处梦,五夜九回肠”描绘了诗人夜晚辗转反侧,梦中多次与兄弟重逢的情景,内心的情感波澜起伏,五夜九回的思绪反映出思念之深。"积雪欺茅屋",则借积雪压顶的环境,渲染出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何当听夜雨,却话此凄凉”,诗人期盼着未来能与兄弟共聚,在夜雨声中倾诉彼此的离愁别绪,以此来缓解当前的凄凉心境。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怀人之作,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