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以良璞珍,入眼岂为贵
出处:《答寄屠长卿》
明 · 王世贞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
之子非倾盖,兴辞远相媚。
谬以良璞珍,入眼岂为贵。
余本崎嵚者,失身堕文艺。
龙卧苟不坚,奔走成晚岁。
雕虫不利人,浮讥满天地。
昌歜栖江沚,谬中圣贤嗜。
愧无琼玖报,赠言或可继。
一念百里间,春荣与秋悴。
范生始文苑,班公仅循吏。
毋以簿牍烦,此中有精意。
之子非倾盖,兴辞远相媚。
谬以良璞珍,入眼岂为贵。
余本崎嵚者,失身堕文艺。
龙卧苟不坚,奔走成晚岁。
雕虫不利人,浮讥满天地。
昌歜栖江沚,谬中圣贤嗜。
愧无琼玖报,赠言或可继。
一念百里间,春荣与秋悴。
范生始文苑,班公仅循吏。
毋以簿牍烦,此中有精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屠长卿的回赠之作,通过对比自己与屠长卿的境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句“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出下文对屠长卿的了解与欣赏。接着,“之子非倾盖,兴辞远相媚”赞美屠长卿虽非初见即交心的朋友,却能以诗文相邀,表达深厚的情谊。诗人自谦“余本崎岖者,失身堕文艺”,表明自己虽出身坎坷,却深陷于文学艺术之中,无法自拔。接下来,“龙卧苟不坚,奔走成晚岁”用龙卧比喻自己的才华未能得到施展,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默默努力。诗人感叹“雕虫不利人,浮讥满天地”,说明文学创作虽不直接利人,却常遭受误解和批评。最后,“昌歜栖江沚,谬中圣贤嗜”以屈原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身处偏远之地,但依然坚守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人希望以“愧无琼玖报,赠言或可继”的方式,表达对屠长卿的感激之情,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与合作。“一念百里间,春荣与秋悴”则以时间的流转象征人生的起伏,强调了友情的永恒价值。结尾处,诗人以范晔和班固为例,提醒屠长卿不要被官场琐事所累,应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对友情与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