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视听与人同,所适与人异全文

视听与人同,所适与人异

出处:《至游堂
宋 · 杨杰
人孰不好游,外物常求备。
佳胜穷山海,纷华乐朝市。
不知务内观,未得游之至。
达士靡窥牖,天道已昭炽。
六合极周流,万化览要会。
潇洒须川守,名堂慕高致。
政清民讼简,庭木交苍翠。
间关林鸟鸣,跳跃池鱼戏。
逍遥成咏歌,吏隐欣得地。
视听与人同,所适与人异
翻笑列禦寇,不出终身愧。
吾亦爱吾庐,岂独壶丘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杨杰所作,名为《至游堂》。诗中描绘了对游历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理解。诗人通过对比山海佳胜与朝市纷华,表达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游历在于内心的观察与体验。

诗的开头提到“人孰不好游”,表达了人类普遍对游历的渴望。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往往在外在世界中寻求满足,而忽视了内心世界的探索。他强调,真正的游历不在于外在的景观或物质的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洞察。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达士”的境界,即那些能够从窗户之外看到宇宙真理的人。他们理解并遵循着自然之道,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宇宙的炽热与光明。这种境界超越了空间的限制,达到了对宇宙万物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政事清明,百姓安宁,庭院中树木苍翠,林间的鸟儿欢快鸣叫,池塘里的鱼儿自由跳跃。这样的环境不仅提供了生活的宁静,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能够在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诗人通过“政清民讼简”、“庭木交苍翠”等描绘,展现了理想社会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清廉、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不仅能够享受到自然之美,还能创作出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歌,实现了“吏隐”的理想状态。

最后,诗人以“吾亦爱吾庐,岂独壶丘氏”结束,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热爱,并非仅仅因为某些特定的哲学家或隐士才如此,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历与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社会和谐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次对心灵深处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