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春蚕声,寒重顽无风
出处:《雪中书怀歌和范平仲韵奉寄黄陈二亲》
明 · 朱同
几年不见腊前雪,今复三日迷长空。
六出微茫眇毫发,堕地化作冰珑松。
大钧播物本无意,妙巧如此岂人工。
赫日三伏间,铄石金为融。
宇宙炎炎净无滓,那有许物留苍穹。
彻夜春蚕声,寒重顽无风。
晓视漫漫玉满界,琪树冰柱交玲珑。
已喜万古烦歊尽,并作一色乾坤同。
山禽苦寒下庭除,此岂有意投樊笼。
燮理当圣明,三白知年丰。
黄竹苍梧事已往,郑田周鼎何时穷。
置此勿复陈,忧心易忡忡。
故山早梅冻未开,谁肯乘兴探芳丛。
黄陈齐名世稀有,祗共清樽拥炉红。
我欲策蹇驴,路危梁不通。
凭栏作诗寄远目,赓酬细味毋匆匆。
六出微茫眇毫发,堕地化作冰珑松。
大钧播物本无意,妙巧如此岂人工。
赫日三伏间,铄石金为融。
宇宙炎炎净无滓,那有许物留苍穹。
彻夜春蚕声,寒重顽无风。
晓视漫漫玉满界,琪树冰柱交玲珑。
已喜万古烦歊尽,并作一色乾坤同。
山禽苦寒下庭除,此岂有意投樊笼。
燮理当圣明,三白知年丰。
黄竹苍梧事已往,郑田周鼎何时穷。
置此勿复陈,忧心易忡忡。
故山早梅冻未开,谁肯乘兴探芳丛。
黄陈齐名世稀有,祗共清樽拥炉红。
我欲策蹇驴,路危梁不通。
凭栏作诗寄远目,赓酬细味毋匆匆。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雪中书怀歌和范平仲韵奉寄黄陈二亲》描绘了冬日罕见的大雪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自然的奇妙与公正。首联“几年不见腊前雪,今复三日迷长空”表达了对久违瑞雪的惊喜,以及连续三日大雪覆盖天空的壮观。接着,“六出微茫眇毫发,堕地化作冰珑松”形象地描绘雪花轻盈飘落,落地即化为晶莹如松的冰雪世界。
诗人感慨大自然的无私与巧妙:“大钧播物本无意,妙巧如此岂人工”,暗示造物主的安排浑然天成,非人力所能及。接下来,他以夏日酷暑与寒冬大雪对比,强调天地间的阴阳平衡:“赫日三伏间,铄石金为融。宇宙炎炎净无滓,那有许物留苍穹。”雪后春意盎然,蚕声微弱,冰雪覆盖大地,如仙境般洁净。
诗人借雪兆丰年,表达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期盼:“山禽苦寒下庭除,此岂有意投樊笼。燮理当圣明,三白知年丰。”同时,他以历史典故暗示盛世难求:“黄竹苍梧事已往,郑田周鼎何时穷。”最后,诗人感叹个人境遇,表达对故乡梅花未开的遗憾,以及与亲朋共度佳节的愿望:“故山早梅冻未开,谁肯乘兴探芳丛。黄陈齐名世稀有,祗共清樽拥炉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的期待和个人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沉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