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无身相,无生路上
出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七》
宋 · 释正觉
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清净妙明,虚融通畅。
六门我绝,攀缘三界。
渠无身相,无生路上。
底人识取,万回和尚。
持钵归。
清净妙明,虚融通畅。
六门我绝,攀缘三界。
渠无身相,无生路上。
底人识取,万回和尚。
持钵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生死流转与觉悟的深刻见解。"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揭示了世间万物生死变化的本质,即一切皆源于宇宙的本源——如来藏。"清净妙明,虚融通畅",强调了内在的清净与智慧,如同空灵的道体,无所阻碍。
"六门我绝,攀缘三界",意指超越六尘门径,断绝对外在世界的执着和攀缘,从而跳出轮回的束缚。"渠无身相,无生路上",进一步阐述了无我之境,没有固定的身体形态,是在通往无生涅槃的道路之上。
"底人识取,万回和尚",此处"万回和尚"可能是指修行者经过无数次的轮回和修炼,达到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最后"持钵归",象征着放下一切,回归内心的宁静,暗示了出家人修行后的解脱和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真实意义和修行的路径,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空性观念和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