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方轮赖扶翼,故家乔木足撑支
出处:《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祝廷华
琼瑶惠我增惭感,益信精神老未衰。
大雅方轮赖扶翼,故家乔木足撑支。
怆怀吾道真休矣,问世何人诵学而。
一雁传书下衡泌,云烟纸上看飞驰。
大雅方轮赖扶翼,故家乔木足撑支。
怆怀吾道真休矣,问世何人诵学而。
一雁传书下衡泌,云烟纸上看飞驰。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所作,《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其一)》。诗中以赏菊为题,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精神不衰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的怀念。
首联“琼瑶惠我增惭感,益信精神老未衰”,诗人以“琼瑶”比喻赏菊之景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岁月虽逝,但精神并未衰退的自我激励。
颔联“大雅方轮赖扶翼,故家乔木足撑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大雅方轮”比作高尚的学问或道德准则,需要有人扶持和引导;“故家乔木”则象征着传统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是社会的支柱。这两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重要性的认同。
颈联“怆怀吾道真休矣,问世何人诵学而”,诗人感叹于世道的变迁,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道德标准和追求,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同时询问在这样的时代,还有谁会坚持学习和传承道德教义。
尾联“一雁传书下衡泌,云烟纸上看飞驰”,通过描绘一只大雁传递书信的情景,隐喻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知识和文化的光芒也能照亮人心,如同云烟中的纸张上快速飞驰的景象,寓意着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菊这一日常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精神状态的自信、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道德教化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