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父母咨嗟望太平,少年喜见烟尘生全文

父母咨嗟望太平,少年喜见烟尘生

出处:《炮夫行
清 · 查诗继
十月王师捕山贼,县官追呼炮夫急。
一六当头领雇夫,百夫押以衙兵十。
此行只向乌伤去,不比骊山送徒戍。
况复王官如父兄,蓑笠糇粮为尔具。
恶少奸胥暗结连,一夫索钱八十千。
讹言街巷声喧阗,幕府飞箭龙旗鲜。
阴雨泥泞满天黑,村邻有夫招不得。
素封华屋尚张皇,小户单丁躯命逼。
县官见此中心哀,走谒太守申藩台。
输金雇役从民愿,税户欢呼打桨回。
记得前年十月半,仓前粮艘帆影乱。
只今米烂未输租,又值役夫连海岸。
父母咨嗟望太平,少年喜见烟尘生
衣租食税寻常事,拜将封侯无尔名。

鉴赏

这首清代查诗继的《炮夫行》描绘了清朝时期乡村百姓被征召为役夫的艰辛情景。诗中通过“十月王师捕山贼”开篇,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随后详细描述了官府征召炮夫的紧迫与混乱,雇夫费用高昂,连富户也被迫出钱,而胥吏从中作梗,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恶少奸胥暗结连”揭示了官场腐败现象,“阴雨泥泞满天黑”则渲染了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行程。百姓们“村邻有夫招不得”,生活困苦至极,即使是富户也“素封华屋尚张皇”,显示出役夫制度对社会各阶层的冲击。

然而,诗中也体现了官府的同情和变革,县官“走谒太守申藩台”,最终决定“输金雇役从民愿”,得到了民众的欢呼。诗人对比了前年米烂未输租的困境与如今役夫问题,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平定的期盼,同时也讽刺了那些没有实际贡献却期望拜将封侯的人。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真实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官府决策对民生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