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
出处:《对菊有作》
宋 · 赵蕃
草木均是体,顾有幸不幸。
故侯住瓜田,四皓卧芝岭。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说终少,籍甚谈箕颍。
得非以人重,后世闻之警。
维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
罗生蓬蒿间,自分托地冷。
一趋骚人国,再堕渊明境。
遂同隐居者,身晦名独耿。
何当园五亩,不觊田二顷。
秋风及春雨,采撷花与颖。
既充天随饥,亦望南阳永。
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
故侯住瓜田,四皓卧芝岭。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说终少,籍甚谈箕颍。
得非以人重,后世闻之警。
维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
罗生蓬蒿间,自分托地冷。
一趋骚人国,再堕渊明境。
遂同隐居者,身晦名独耿。
何当园五亩,不觊田二顷。
秋风及春雨,采撷花与颖。
既充天随饥,亦望南阳永。
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草木:万物。均:都。
幸:幸运。
不幸:不幸。
故侯:昔日贵族。
住:居住。
瓜田:瓜地。
四皓:四位高士。
芝岭:隐居之地。
譬如:如同。
乏:缺乏。
幽屏:清幽的风景。
居然:人们常说。
终少:人生短暂。
籍甚:谈论。
箕颍:箕山颖水。
得非:是否因为。
人重:人的价值。
警:鉴戒。
维菊:菊花。
甚微:微小。
莫省:无人察觉。
罗生:生长。
蓬蒿:杂草。
自分:自知。
地冷:命运凄凉。
骚人国:文人墨客的世界。
渊明境:陶渊明的境地。
隐居者:隐士。
何当:何时。
园五亩:五亩园地。
觊:期望。
秋风:秋风。
春雨:春雨。
花与颖:花朵和果实。
天随饥:天随子的饥饿。
南阳永:南阳诸葛亮的永垂不朽。
有志未能摅:有志向却无法施展。
徒引领:空自叹息。
翻译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有的幸运,有的不幸。昔日的贵族住在瓜田,四位高士隐居在芝岭。
如同美好的山水,何处没有清幽的风景。
人们常说人生短暂,但谈论的焦点常在箕山颖水。
这是否是因为人的价值被看重,后世以此为鉴。
菊花原本微小,过去却无人察觉。
它生长在杂草丛中,自知命运凄凉。
一次进入文人墨客的世界,再次陷入陶渊明的境地。
于是成为隐士,名声虽淡,精神犹存。
何时能有五亩园地,不求多大的田产。
秋风春雨时,采摘花朵和果实。
既能满足天随子的饥饿,也期待像南阳诸葛亮那样永垂不朽。
有志向却无法施展,对着花儿只能空自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对菊有作》,通过对草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故侯与四皓的典故,暗示菊花虽出身平凡,却因人的重视而得以彰显其幽雅品质,如同佳山秀水,何处不可成为清幽的背景。诗人感叹世间知音难觅,但菊花的名声却因此流传后世,成为警世之物。
菊花原本微小,无人问津,但它在困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先是被骚人赏识,后又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联系。诗人希望能像菊花一样,过上简朴的生活,不求过多的物质,只愿在秋雨春风中采摘花朵,自给自足,同时也期待能如南阳诸葛亮般永享宁静。然而,诗人心中的壮志未展,只能对着菊花深感遗憾,只能引领期盼。
整首诗通过菊花的象征,寄寓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高尚品格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