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彭殇共一尽,脩短何议为全文

彭殇共一尽,脩短何议为

出处:《醉吟五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有兴云不亡,谓昼无夜时。
达人悟兹理,何用浪自悲。
姬周过八百,再传嬴秦萎。
彭殇共一尽,脩短何议为
屋角鸭脚树,开户閒观之。
昨者见生叶,丹实今离离。
老夫欲不饮,奈何霜鬓催。

注释

兴:兴致。
云:比喻。
亡:消失。
达人:智者。
兹理:这个道理。
浪:徒然。
姬周:周朝。
再传:后续。
嬴秦:秦朝。
彭殇:长寿与短命。
一尽:同样消逝。
何议:何必讨论。
屋角:屋檐下。
鸭脚树:一种植物。
生叶:新生叶子。
丹实:红色果实。
霜鬓:白发。

翻译

兴致勃勃,昼夜不分。
智者理解这个道理,何必徒然悲伤。
姬周朝代延续八百年,后传至衰败的秦朝。
无论长寿或短命,都同样消逝,何必讨论长短。
屋檐下鸭脚树,我打开门闲看。
昨日还见它新叶生长,如今结出红果实累累。
我本想不饮酒,但白发催人使我不得不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醉吟五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生命易逝、时光不待人的哲学思考。

“有兴云不亡,谓昼无夜时。”这里借用自然景象,通过“兴云”与“昼夜”的对比,表达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主题。诗人通过这种描写,暗示了历史长河中朝代更替的必然性。

“达人悟兹理,何用浪自悲。”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词。他劝诫那些有识之士要理解到这些历史规律,无需为此感到无谓的哀伤。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烦恼、达观天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姬周过八百,再传嬴秦萎。”这两句具体而明确地提到了中国古代几个朝代的更替,包括西周和秦朝。通过这样的历史回顾,诗人强调了时间流逝、王朝兴衰的宿命。

“彭殇共一尽,脩短何议为。”这里,“彭殇”指的是古代某些已消亡的事物或国家,而“脩短”则是对历史长短的比喻。诗人通过这样的语言,进一步强调了历史无常、世事难以预料的观点。

“屋角鸭脚树,开户閒观之。”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屋角鸭脚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闲居时的心境和环境,而“开户閒观之”则表明诗人对这种安逸生活的享受和珍视。

“昨者见生叶,丹实今离离。”这里,“昨者见生叶”可能指的是秋天树木上还剩余的一些绿叶,而“丹实今离离”则是说现在这些绿色已经变得稀疏、不再茂密。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生命易逝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老夫欲不饮,奈何霜鬓催。”这两句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中“老夫”自指,表明诗人已年迈,而“欲不饮”可能是说诗人有意志要节制自己的饮酒行为。但“奈何霜鬓催”却显示了时间对人的迫切感和无可奈何的宿命观。这里,“霜鬓”指的是头发变白,象征着时光在身上的痕迹。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哲学的深刻洞察,也反映出他对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态度的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