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
眼底萧条动秋色,谁驱楚泽来中洲。
烟霞掩映蒹葭郭,凫鹚点缀清虚阁。
败苇荒蒲岂雪霜,崩崖坼岸迷丘壑。
岫口黄花几岁开,枫头赤叶何年落。
数舸依依古渡边,细听那闻呼渡传。
风帆浪楫两不动,中流竟日空盘旋。
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
松根一叟长箕踞,暝色沙光自犹豫。
蛟龙夜蹴涛如山,公无渡河且归去。
我家住在江之滨,十年落魄厌京尘。
飘蓬海内浑无定,沮溺嫌予数问津。
对此踌躇心目断,丘也东西南北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渡的壮丽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大梁五月成淹留,披图忽忆潇湘游”,开篇即点出时间与地点,大梁五月的景象让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潇湘之旅,引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怀旧之情。
接着,“眼底萧条动秋色,谁驱楚泽来中洲”两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一片萧瑟的秋景,仿佛是楚泽中的水波被某种力量驱使而来,营造出一种动态之美。
“烟霞掩映蒹葭郭,凫鹚点缀清虚阁”描绘了烟雾缭绕、霞光映照的景象,蒹葭丛生的岸边与凫鹚点缀的清虚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败苇荒蒲岂雪霜,崩崖坼岸迷丘壑”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描绘,败苇与荒蒲虽经雪霜侵袭,却依然坚韧不拔;崩崖与裂岸则勾勒出山川的壮丽与险峻。
“岫口黄花几岁开,枫头赤叶何年落”以黄花与赤叶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迭,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
“数舸依依古渡边,细听那闻呼渡传”描绘了船只在古渡边缓缓前行的场景,远处传来呼唤渡船的声音,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风帆浪楫两不动,中流竟日空盘旋”则通过静止的风帆与浪楫,展现了江面的平静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的波动。
“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渴望与追求,洞庭湖的广阔与苍梧山的高耸,象征着目标的遥远与挑战的艰巨。
“松根一叟长箕踞,暝色沙光自犹豫”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松树下悠然自得的场景,暮色与沙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蛟龙夜蹴涛如山,公无渡河且归去”引用典故,以蛟龙夜舞的壮观景象,警示诗人应谨慎行事,适时归隐。
“我家住在江之滨,十年落魄厌京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十年的漂泊让他对京城的繁华感到厌倦。
“飘蓬海内浑无定,沮溺嫌予数问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由与安定的追求,比喻自己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渴望找到一个安定的归宿。
“对此踌躇心目断,丘也东西南北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景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