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出处:《醉后题李马二妓》
唐 · 白居易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行摇:形容女子轻盈舞动的样子。云髻:高耸如云的发髻。
花钿: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应似:好像。
霓裳:古代的舞衣。
管弦:指音乐。
艳动:色彩鲜艳,引人注目。
浑是:全是,满是。
火:比喻舞裙颜色的热烈。
愁凝:愁绪凝聚。
歌黛:歌姬画的眉毛。
欲生烟:形容愁绪深重,仿佛能化为烟雾。
有风纵道:即使有风。
能回雪:能吹得雪花回旋。
吐莲:这里比喻舞者的优美动作。
两般心未决:两种心情无法决定。
雨中神女:形容女子的神秘和高洁。
月中仙:形容女子的清冷和仙姿。
翻译
云髻花钿装饰的女子轻盈起舞,仿佛在跟随乐曲翩翩起舞。舞裙鲜艳如火,舞者神情忧郁,仿佛眉间凝聚了烟雾。
即便有风吹过如同能翻转白雪,若无水又如何能忽然绽放莲花。
似乎她内心犹豫不决,像雨中的女神,月中的仙女,神秘而迷人。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醉后题李马二妓》。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丽舞裙和音乐的描绘,以及他内心复杂的情感。
"行摇云髻花钿节" 这一句通过对女性头饰的描述,展现了女性的高贵与华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细腻的情感观察。
"应似霓裳趁管弦" 将女性的舞姿比喻为仙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艺术美的欣赏和向往。
接下来的"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则通过舞裙与火、歌声与烟的比较,传达了一种热烈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感状态。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情感的炽热和内心的矛盾。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通过风能吹回雪花、无水而自生莲花的情景,诗人可能在隐喻某种超乎寻常的奇迹或不解之谜。
最后的"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且难以决断,同时又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敬仰。这里的“两般心”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尘世与仙境之间的矛盾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女性之美、音乐之美以及自然奇迹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