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罍看人捧,波脸任他横
出处:《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唐 · 杜牧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
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
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对酒不敢起,逢君还眼明。
云罍看人捧,波脸任他横。
一醉六十日,古来闻阮生。
是非离别际,始见醉中情。
今日送君话前事,高歌引剑还一倾。
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计程。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
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
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对酒不敢起,逢君还眼明。
云罍看人捧,波脸任他横。
一醉六十日,古来闻阮生。
是非离别际,始见醉中情。
今日送君话前事,高歌引剑还一倾。
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计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敬亭山:地名。小谢:诗人名。
金碧:形容华丽。
寒水:清凉的水。
梅花落:梅花飘落。
玉珰:古代女子耳饰。
酒旆:酒旗。
朱阁:红色的楼阁。
钐利:敏锐。
轻:灵活。
檀板:檀木拍子。
十觥:十杯酒。
丈二组:丝带。
千载名:长久的名声。
鬓白:白发。
春水平:春水静止。
眼明:眼神明亮。
云罍:云中的酒杯。
横:摇晃。
阮生:历史人物,以饮酒闻名。
醉中情:醉酒时的情感。
前事:过去的事。
一倾:一饮而尽。
烟波:江面的雾气。
计程:计算路程。
翻译
在敬亭山脚下有大片竹林,其中有一位名叫小谢的诗人居住的小城。那座城高耸入云,楼阁金碧辉煌,楼下流淌着一条清冷的溪水。
梅花飘落在小径上,香气缭绕,诗人在白雪覆盖的玉珰花下漫步。
微风吹过,挂着朱红色阁楼的酒旗随风摇曳,半醉的游人听到笙乐声响起。
我初次来到这里时还不到三十岁,思维敏捷,身体健壮。
在画堂中,檀木拍子击打秋意,一首曲子能引出十杯酒。
年老后,我腰间挂着一丈二尺长的丝带,名声却如尘土般高悬。
再次游览,两鬓已斑白,人事已非,只有东流的春水依然平静。
面对美酒,我不敢起身,与你相遇让我眼前明亮。
看着云中的酒杯被人们捧起,波光粼粼的水面任由它摇晃。
一醉六十日,这样的事自古以来只有阮生能做到。
在是非和离别之际,才真正显现醉酒中的情感。
今天为你讲述过去的事情,高歌一曲,拔剑共饮。
如果江湖上的朋友询问我的踪迹,我只愿终老于烟波之间,不计归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敬亭山下的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世界。诗中充满了意象丰富的画面,如“百顷竹”、“一溪寒水声”、“梅花落径香缭绕”等,都极力渲染出一种清幽脱俗的生活氛围。
诗人通过对自己年轻时期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感慨。其中,“头脑钐利筋骨轻”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年轻时的活力与激情,而“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则透露出岁月流转、功名易逝的哀愁。
诗中还通过对酒的描述,如“萦风酒旆挂朱阁”,以及“一醉六十日,古来闻阮生”等句子,表现了诗人对于酒的迷恋和在酒精的作用下所体验到的放松与快乐。同时,“是非离别际,始见醉中情”一句,则深刻地揭示出酒精对人的情感释放有着怎样的催化作用。
最后,诗人通过“今日送君话前事,高歌引剑还一倾”这一抒情的结尾,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寄托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