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
出处:《续东野铜斗歌送平江张都承 其一》
宋 · 释居简
拊斗答虚籁,和寡嗤笑多。
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
悠然得遗响,如得金叵罗。
还汝金叵罗,听我铜斗歌。
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
悠然得遗响,如得金叵罗。
还汝金叵罗,听我铜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续东野铜斗歌送平江张都承(其一)》中的片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独特见解。
“拊斗答虚籁,和寡嗤笑多。”这两句以“拊斗”(拍打铜斗)与“虚籁”(空洞的声音)相对比,暗示了在纷扰的世间,真正的声音往往被忽视,而那些附和、迎合的声音却显得多余。这里的“和寡”与“嗤笑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上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现象的讽刺。
“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朱离淫”可能是指某些人在特定时机追求名利,行为放纵,但这种表面的和谐终究无法持久,暗含了对功利主义和表面和谐的批判。
“悠然得遗响,如得金叵罗。”“遗响”指的是余音袅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思考,如同珍贵的金叵罗(一种酒器),寓意着珍贵而难得的智慧和情感。
最后,“还汝金叵罗,听我铜斗歌。”诗人将金叵罗归还给对方,自己则唱起铜斗之歌,意味着他愿意分享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表明了他对真正价值的坚持,即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情感表达,而非外在的物质或表面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