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饱而嬉,陶然无外慕
出处:《百花堤》
宋 · 曾巩
如玉水中沙,谁为北湖路?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
我为发其枉,修营极幽趣。
发直而砥平,骅骝可驰鹜。
周以百花林,繁香泫清露。
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莫。
飞梁凭太虚,峣榭蹑烟雾。
直通高城颠,海岱归指顾。
为州乏长材,幸岁足粳稌。
与众饱而嬉,陶然无外慕。
我为发其枉,修营极幽趣。
发直而砥平,骅骝可驰鹜。
周以百花林,繁香泫清露。
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莫。
飞梁凭太虚,峣榭蹑烟雾。
直通高城颠,海岱归指顾。
为州乏长材,幸岁足粳稌。
与众饱而嬉,陶然无外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玉水:清澈如玉的水面。北湖路:北湖的路径。
荒草根:荒芜的草丛。
青霞步:青春的足迹。
枉:隐藏或误解的事物。
幽趣:幽深的乐趣。
砥平:平整的道路。
骅骝:骏马。
百花林:各种花卉组成的树林。
清露:清晨的露珠。
绿杨阴:绿杨树的阴凉处。
朝莫:早晨和傍晚。
飞梁:凌空的桥梁。
峣榭:高耸的楼阁。
海岱:泛指大海和泰山地区。
粳稌:稻米。
众:众人。
陶然:愉快的样子。
翻译
如同玉液中的沙粒,何处是北湖的路径?长久以来被荒草掩盖,未曾踏过青春的足迹。
我决心揭示它的真相,营造出极尽幽深的乐趣。
道路笔直如砥砺,骏马可以自由驰骋。
四周环绕着百花林,香气弥漫在清露中。
绿杨树阴间歇出现,清晨傍晚的和风变换。
飞架的桥梁凌空而过,高阁依稀于烟雾中。
直达城墙之巅,四海山川皆可一览。
治理此地无大才,幸好年年稻谷丰收。
让众人饱食欢笑,内心满足无他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百花堤》,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将百花堤比喻为清澈湖水中的沙粒,暗示其隐藏于荒草之下,未经人赏识。他自比为发现者,决心发掘并精心修复此地,使之成为一处极幽静的去处。堤岸笔直如砥,平整开阔,足以让骏马驰骋。
百花堤四周被繁花围绕,清露滴落,香气四溢,绿杨成荫,微风中带着芬芳,时而变换。飞桥凌空,楼阁若隐若现于云雾之间,直通至城市的高处,仿佛连通了海岱之景,尽收眼底。曾巩感慨自己虽非治州的杰出人才,但年岁丰饶足以供给百姓稻米,他满足于能让众人饱食欢笑,内心宁静,对外界名利无甚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百花堤的美景以及诗人淡泊致远的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