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门儿女应相讶,满袖离骚草木香
出处:《送邬文伯归侍临川 其一》
宋 · 史弥宁
莫管东风归路长,但将绮句答春光。
候门儿女应相讶,满袖离骚草木香。
候门儿女应相讶,满袖离骚草木香。
注释
东风:春风。归路长:旅程遥远。
绮句:优美的诗句。
答春光:回应春天。
候门:门外等候的人。
儿女:指家人。
讶:惊讶。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这里象征忧愁或离别之情。
草木香:离骚中常有的意象,象征诗人的高洁情操。
翻译
不必在意东风归去的漫长旅程,只需用美丽的诗句回应春天的光芒。门外等候的孩子和家人都会感到惊讶,因为他们能闻到我衣袖间散发出的离骚草木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送邬文伯归侍临川(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向亲友告别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祝愿。
“莫管东风归路长”,这句诗意在安慰离去的朋友,不必担心归途之遥远,因为春天的到来总是充满生机与希望。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春天,也代表了新生的气息。
接着,“但将绮句答春光”,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以诗歌作为媒介,回应和迎接春天的美好。这里的“绮句”指的是精致、华丽的诗句,而“春光”则是对春日美好的描述。
在下两句,“候门儿女应相讶,满袖离骚草木香”,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候门儿女”指的是守门的人和孩子,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朋友或是离别的情景感到惊奇或好奇。而“满袖离骚草木香”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自己袖中携带着一束草木,这些草木散发出的清新气息,是对离去者的一种祝福,也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抒情和写景,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以及对春天到来所带来的生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细腻描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