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版年犹小,黄花褐已通
出处:《送沙弥长文游京》
唐 · 皎然
白版年犹小,黄花褐已通。
若为诗思逸,早欲似休公。
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
应须学心地,宗旨在关东。
若为诗思逸,早欲似休公。
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
应须学心地,宗旨在关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版:指年轻,未经历世事的样子。黄花褐已通:形容秋天景象,黄花(菊花)与褐色的枝叶相映成趣。
若为:如何使得。
诗思逸:诗情画意飘逸非凡。
休公:指一位以诗文著称的前辈或高人。
迈俗:超越世俗。
真气:真实的气质,不加雕饰的本性。
传家:家族传承。
心地:内心修养,心灵的境界。
宗旨:主要的目的或意图。
关东:泛指东北地区,这里可能比喻为某种地域文化或精神特质。
翻译
小白板的年纪还小,黄色的花和褐色的枝叶已经交融在一起。如何让诗思飘逸,早就想效仿休公的风格。
超越凡俗多保持真诚的气质,家族传承着朴素的风气。
应当学习内心的修养,关键的宗旨在于关东的精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僧人的形象,通过“白版年犹小”和“黄花褐已通”,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个年纪尚幼却已经出家为僧的少年的观察。"若为诗思逸,早欲似休公"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少年僧人的赞赏之情,认为他的才华超群,颇有古代隐士休通之风。
"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两句,进一步描绘出这个家庭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家风。这里的“真气”指的是不受世俗污染的清净气质,而“素风”则是指家族中流传下来的良好习惯或品德。
最后,“应须学心地,宗旨在关东”两句,给出了对这个少年僧人的期许和建议。这里诗人鼓励他要学习内心的修养,并且将目光投向了“关东”,即北方边疆地区,这里或许暗指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或是修行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在送别,更是一种对僧人的期望和赞美。通过这简短的几句,诗人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佛教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