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楼:建在城墙上的楼阁。枕:依傍、临近。
南浦:南方的水滨。
日夕:黄昏,傍晚。
顾:看,望。
西山:西方的山脉。
宛宛:曲折蜿蜒的样子。
鸾鹤:传说中的神鸟,常指仙人的坐骑或伴生之物。
处:地方,此处指鸾鹤栖息之处。
高高:形容位置极高。
烟雾:飘渺的雾气。
间:之间,指烟雾缭绕的环境。
仙井:传说中仙人居住处的井,常被视为神圣或有神奇功效。
犹在:仍然存在。
洪厓: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此处代指仙人。
久不还:长时间未返回,未归。
金编:金色的编绳,这里借指珍贵的仙家秘籍。
莫我授:没有人授予我,没有赐予我。
羽驾:以羽毛装饰的仙人乘坐的车驾,象征飞升成仙。
难攀:难以攀登,难以达到。
檐际:屋檐边缘。
千峰:众多山峰。
出:显现,突出。
云中:云雾之中。
一鸟:一只鸟。
闲:悠闲,自在。
纵观:纵目远望,全面观看。
穷:穷尽,直到尽头。
水国:水乡之国,泛指江河湖泊众多的地区。
游思:飘忽不定的思绪,遐想。
遍:遍及,覆盖。
人寰:人间,世间。
勿复:不要再,不必再。
尘埃事:尘世之事,指世俗纷扰、红尘烦恼。
归来:回来,返回。
且闭关:姑且关闭门户,隐居修行。
翻译
城楼矗立于南面水滨,黄昏时分眺望西边群山。那里仿佛是鸾鹤栖息之地,高高耸立于烟雾缭绕之间。
仙人的井口至今仍在,但洪崖仙人久已未归。
金编秘籍无人授予我,乘着羽驾也难以攀登仙界。
檐角下千峰竞秀,云雾中一只鸟儿悠闲飞翔。
极目远眺,尽览水乡之国,思绪飘荡,遍历人间万象。
不再过问红尘俗事,归来后只想闭门静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城楼,眺望西山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思,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宽广的景象。诗人身处城楼之上,面朝南方的水域,而心却飞向了夕阳下的西山。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远离尘嚣、超凡脱俗境界的渴望。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这种境界的进一步描绘。鸾鹤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它们栖息的地方宛然如画,而那些地方又被高远的云雾所笼罩,这不仅仅是在描述自然景色,更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象。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诗人提到了传说中的仙井,说明这里曾经是神仙降临之地,但如今那股圣洁的气息已经不再回来。这样的描写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在这里,“金编”和“羽驾”都是指代仙界或神秘的境界,但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获得那些高贵知识,也不能够触及到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这样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自谦,更映射出一种对于人生难以企及高远理想的无奈。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恬静幽深的景象。城楼之上,千山万壑尽收眼底,而在那片云雾之间,一只鸟儿悠然自得地飞翔。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是对自由和超脱尘世束缚的向往。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诗人的目光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对那些看似遥远而又渺茫的人间国度和众生世界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这里的“穷”字用得非常好,不仅是指物理上的边缘,更是精神上的极限。
最后,“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则是诗人的一种告诫或自言,他告诉自己或者劝说别人不要再去沉迷于那些世俗纷争和琐碎烦恼中,要回到内心的宁静之所,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门外。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淡泊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哲学思考,构成了一幅既美丽又引人深思的艺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