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全文

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

斯人所甚厌,投畀每不受。
欲其少须臾,夺去惟恐后。
云谁尸此职,无乃亦假守。
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
胡不安其分,但听物所诱。
时来各飞动,意合无妍丑。
坐令鸡栖车,长载朱伯厚。
平生无一旅,既死吒万口。
自闻与可亡,胸臆生堆阜。
悬知临绝意,要我一执手。
相望五百里,安得自其牖。
遗文付来哲,后事待诸友。
伶俜嵇绍孤,老病孟光偶。
世人贱目见,争笑千金帚。
君诗与楚词,识者当有取。
但知爱墨竹,此叹吾已久。
故人多厚禄,能复哀君否?不见林与苏,饥寒自奔走。

注释

厌:厌恶。
投畀:抛弃。
尸:担任。
假守:临时代理。
赋才:才情。
分:本分。
诱:诱惑。
意合:心意相合。
朱伯厚:人名,代指死者。
旅:伴侣。
吒:责骂。
悬知:预知。
执手:握手告别。
牖:窗户。
遗文:遗作。
伶俜:孤单。
孟光:人名,比喻老伴。
贱目见:目光短浅。
千金帚:比喻受人轻视。
识者:有见识的人。
墨竹:象征高洁的品格。
哀君:哀悼你。
林与苏:可能指代困境中的朋友。

翻译

此人深感厌恶,抛掷总被拒绝。
希望他们能短暂停留,一旦离去唯恐不及。
是谁担任这个职务,难道只是暂时代理。
才情有大小,如同斛与斗并无差别。
为何不安守本分,只因受外物诱惑。
时机到来各自飞升,心意相合无关美丑。
使得鸡栖于车,长久装载着朱伯厚。
他生前孤苦无依,死后万人唾骂。
自从听说你去世,心中悲痛如山丘。
预知你在弥留之际,渴望与我握手告别。
相隔五百里,怎能亲自探望。
你的遗作交付贤哲,身后事就托付朋友。
像伶俜的嵇绍般孤独,我与老病的孟光相依。
世人目光短浅,嘲笑我如千金之帚。
你的诗与楚辞,有识之士定会珍视。
只知道你爱墨竹,这样的感慨已很久。
故人多有厚禄,他们还会为我哀悼吗?
未见林与苏,他们在饥寒中奔波求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人文与可的怀念和追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

首句“斯人所甚厌,投畀每不受。”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转折,说明故人文与可对某些事物或人情世故感到极度的厌倦和拒绝。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描绘了文与可待人以诚、才华横溢但不被世俗所容的情形。

诗中“坐令鸡栖车,长载朱伯厚。”一句,以古代故事作为隐喻,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深。而“平生无一旅,既死吒万口。”则通过对比生前和身后的差异,强调了文与可的才华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下半首诗转而表现出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对友情的珍惜。其中“相望五百里,安得自其牖。”表达了远隔千里的相思之苦,而“遗文付来哲,后事待诸友。”则是苏轼将未来的希望寄托于朋友之间。

最后几句“伶俜嵇绍孤,老病孟光偶。”通过对故人的追忆和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易逝和时光不待人的无奈。而结尾处的“君诗与楚词,识者当有取。但知爱墨竹,此叹吾已久。”则是苏轼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感到自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苏轼作为词人、书画家的艺术风貌,以及他对朋友、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