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宁待乎世人,盖有要于仙躅
出处:《补到难》
宋 · 郭祥正
到乎难哉,碧落之洞天。
上有岚壁之瑶局,下有澄溪之碧澜。
碧澜之下,寸寸秋色。
目窥之而可量,手搴之而莫得。
窦容光而练飞,岩渍阴而乳滴。
如长人,如巨蛇,如翔龙,如镆铘,如倒植之莲,如已剖之瓜,如触邪之獬豸,如蚀月之虾蟆。
或断而卧,或起而立,或欲斗而抟,或惊顾而呀。
若斯石也,吁可怪耶。
何诡绝之异观,尝置之于幽遐。
到乎难哉,长萝美秀,瘦木竦直。
香撄寒而自媚,名概询而鲜识。
烟霏霏而引素,云悠悠而奋翼。
亟模似其变态,已灭然而无迹。
崩澌远响,罄落瑟续。
聆之愈深,咏之不足。
欲幽栖而忘返,尚徘徊而眷禄。
彼宁待乎世人,盖有要于仙躅。
到乎难哉,信夫到之难也。
匪到之难,知乐此以为难。
知乐此矣,能久处之又为难。
余故补到难以题篇些。
上有岚壁之瑶局,下有澄溪之碧澜。
碧澜之下,寸寸秋色。
目窥之而可量,手搴之而莫得。
窦容光而练飞,岩渍阴而乳滴。
如长人,如巨蛇,如翔龙,如镆铘,如倒植之莲,如已剖之瓜,如触邪之獬豸,如蚀月之虾蟆。
或断而卧,或起而立,或欲斗而抟,或惊顾而呀。
若斯石也,吁可怪耶。
何诡绝之异观,尝置之于幽遐。
到乎难哉,长萝美秀,瘦木竦直。
香撄寒而自媚,名概询而鲜识。
烟霏霏而引素,云悠悠而奋翼。
亟模似其变态,已灭然而无迹。
崩澌远响,罄落瑟续。
聆之愈深,咏之不足。
欲幽栖而忘返,尚徘徊而眷禄。
彼宁待乎世人,盖有要于仙躅。
到乎难哉,信夫到之难也。
匪到之难,知乐此以为难。
知乐此矣,能久处之又为难。
余故补到难以题篇些。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名为《补到难》。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探索自然奇观的艰难与执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诗开篇即以“到乎难哉”点出主题,随后展开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碧落之洞天,上接岚壁之瑶局,下临澄溪之碧澜,展现出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自然画卷。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长人”、“巨蛇”、“翔龙”等,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形态各异,既有静态之美,也有动态之感,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进一步,诗中描述了碧落洞天的幽静与神秘,如“窦容光而练飞,岩渍阴而乳滴”,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也暗示了其中蕴含的奥秘与玄机。随后,诗人转向对植物的描写,“长萝美秀,瘦木竦直”,以“香撄寒而自媚,名概询而鲜识”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在描绘完自然景观后,诗中转而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彼宁待乎世人,盖有要于仙躅”的观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到乎难哉,信夫到之难也。匪到之难,知乐此以为难。知乐此矣,能久处之又为难”总结全文,强调了探索自然的艰难过程,以及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持久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