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今兹旱,不能泽枯焦
出处:《检旱望磕山》
宋 · 陈造
长涂并江沙,我行颇寂寥。
登高望西南,群山如涌潮。
崩腾势相排,又如群马骄。
磕山乃孤峙,坐受群山朝。
云斜复烟横,助尔干碧霄。
虚气信所聚,神物不汝遥。
有龙窟其趾,贝珠丽宫醮。
丰凶执其柄,祷襘走黎苗。
胡为今兹旱,不能泽枯焦。
史巫岁纷若,无乃徒嚣嚣。
奔驰吾得辞,未救民腹枵。
问龙当厚颜,深池卧逍遥。
登高望西南,群山如涌潮。
崩腾势相排,又如群马骄。
磕山乃孤峙,坐受群山朝。
云斜复烟横,助尔干碧霄。
虚气信所聚,神物不汝遥。
有龙窟其趾,贝珠丽宫醮。
丰凶执其柄,祷襘走黎苗。
胡为今兹旱,不能泽枯焦。
史巫岁纷若,无乃徒嚣嚣。
奔驰吾得辞,未救民腹枵。
问龙当厚颜,深池卧逍遥。
注释
涂:江边的沙滩。寂寥:寂静、孤独。
西南:方位,西方偏南。
涌潮:比喻群山起伏像海浪。
崩腾:形容山势陡峭、奔腾。
骄:形容马匹奔跑时的傲慢姿态。
磕山:指独立的山峰。
干:直冲。
虚气:指天地间的灵气。
神物:指神秘的生物或力量。
龙窟:龙的洞穴。
祷襘:祈祷的仪式。
黎苗:古代对百姓的称呼。
旱:干旱。
史巫:史官和巫师。
嚣嚣:形容忙碌而无果。
腹枵:形容人饥饿。
厚颜:厚着脸皮,此处表示无所顾忌。
逍遥:自由自在。
翻译
我在江边长涂独行,感到十分寂静落寞。登上高处向西南眺望,连绵的群山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
山势起伏奔腾,仿佛互相争斗,又像一群骄傲的骏马。
其中有一座山独立挺立,静待群山朝拜。
云彩斜斜,烟雾缭绕,仿佛助我直冲云霄。
空中的灵气似乎聚集于此,神灵并不遥远。
龙的洞穴就在山脚下,珍珠般的贝饰增添了神秘色彩。
丰收与灾祸的权柄掌握在它手中,人们祈求它庇佑黎民。
为何如今干旱如此严重,无法滋润干涸的土地。
史官和巫师一年到头忙碌,却似乎无济于事。
我虽能四处奔波,但无法解决百姓饥饿的问题。
面对龙,我厚着脸皮询问,愿在深深的池塘中安享清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造在长途跋涉中,面对长江边的沙滩,感到孤独寂寥。他登高远眺西南方向,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同潮水般奔腾而来,气势磅礴。山峰仿佛在互相争斗,又像群马奔腾,显示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动态。其中,磕山独立挺拔,犹如众山之王,接受着群山的朝拜。
天空中的云彩和烟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似乎在助阵山川直冲云霄。诗人感慨自然之力的凝聚,认为神灵并非遥不可及。他联想到山脚下可能隐藏着龙穴,珍宝般的贝珠点缀其间,象征着丰饶与神秘力量。然而,面对当前的旱灾,这些神力未能带来雨水滋润干涸的土地。
当地的史官和巫师忙于祈求降雨,但似乎并未带来实质的改变,人们生活困苦。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解决旱情,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挨饿。他决定厚着脸皮去质问龙,希望能在深池中找到答案,寻求解脱旱情的逍遥之道。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无奈与期待。